犀角(已禁用)附:水牛角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8
【歌訣】犀角酸寒,化毒辟邪,解熱止血,消腫毒蛇。
【譯注】犀角味苦酸微咸,性寒。咸入血分、苦寒清熱,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治溫熱病邪入于血分,出現的神昏譫語、驚癇發狂、發斑發疹和熱盛迫血妄行的吐血、鼻衄、便血等出血證。此外,亦常用于疔瘡腫毒或毒蛇咬傷,毒邪內陷,出現神志昏迷等。
【應用】用治外感熱病,熱入營血,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舌絳口干,常與黃連、生地、丹參等同用。若熱盛火熾,內灼心肝,神昏譫語,驚厥抽搐,又常與羚羊角、磁石、石膏、麝香等鎮痙開竅清熱解毒之品同用。用治熱入營血,血熱傷絡,迫血妄行所致的斑疹發黃,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吐衄下血,可與生地、丹皮、赤芍同用。若氣血兩燔、高熱神昏、斑疹吐衄,又可與石膏、知母、玄參或大青葉、梔子等配伍使用。此外,在臨床上嚴重感染所引起的中毒性肺炎并發中毒性肝炎,由于火毒亢盛,烈焰內熾,耗營動血,灼肝擾神而致高熱、大渴、舌絳、斑疹、黃疸、吐血、衄血、煩躁神昏、動風抽搐、舌卷、肢厥者,常在搶救休克的同時,配合以犀角為重要成分的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均取其涼血解毒、清心定驚之功。
【用量用法】1~3g,磨汁或銼末沖服為佳。因犀牛屬禁獵珍稀保護動物,現用水牛角或玳瑁代之。水牛角用量一般為犀角的5~10倍。玳瑁用量為10~15g.
【使用注意】畏川烏、草烏,不宜同用。非實熱證不宜用,孕婦慎用。
【附方】
1.清營湯見連翹條,用于熱入營分、高熱神昏、舌絳口干。
2.清熱地黃湯犀角(水牛角代)、地黃、丹皮、赤芍,用于血分熱毒、斑疹吐衄。
【按】水牛角為牛科動物水牛的雙角。性味咸寒,功能清熱,涼血,解毒。用于熱病壯熱神昏,斑疹吐衄等癥。功效與犀角相似,而藥力稍弱,犀牛為保護動物,故現以本品為犀角代用品。入煎劑10~30g,研粉服,每次2.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