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8
【歌訣】白附辛溫,治面百病,血痹↑①風瘡,中風痰癥。
【譯注】白附子味辛甘,性溫,有毒。其辛散溫通,性偏升散上行,功善祛風痰、散寒濕,能治療各種面部疾病,還可治體虛風邪入侵,肢體麻木的血痹和瘡瘍等癥。特別是對偏正頭痛、口眼㖞斜、中風痰壅、破傷風等癥,功效較好。
本品還有解毒消腫散結之功,可外敷或內服治毒蛇咬傷、瘰疬痰核等癥。
注:①血痹:即氣血痹閉不行,以致肢體麻痹不仁的一種病。
【應用】適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斜、語言謇澀及偏正頭痛等證。如用治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可與全蝎、蜈蚣同用。治療風痰壅盛,抽搐嘔吐之癥,可與南星、半夏、天麻、全蝎、蜈蚣等同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用治破傷風,可與防風、南星、白芷、天麻等同用。用治痰厥頭痛,則與南星、半夏等祛痰藥配伍使用。如用于濕疹瘙癢,可與羌活、白蒺藜等祛風藥同用。
【用量】3~5g.
【使用注意】陰虛有熱動風及孕婦忌用。
【現代研究】本品主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黏液質、皂甙等。具有鎮靜、抗驚厥、鎮痛、抗感染、降血清膽固醇、止咳祛痰、抗結核及抗癌等作用。
【附方】
1.牽正散白附子、全蝎、僵蠶,用于中風口眼?斜。
2.玉真散見防風條。用于破傷風四肢痙攣抽搐。
【按】本品即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又叫禹白附,另有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亦作白附子用,又叫關白附。均能祛風痰解痙,但禹白附毒性較小,又能解毒散結,現作正品使用,關白附毒性大,功偏散寒濕止痛,現已較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