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 2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歌訣】常山苦寒,截瘧除痰,解傷寒熱,水脹能寬。
【譯注】常山味辛苦,性微寒,有小毒。辛開苦泄,善開痰結、宣通行水,主要功效是除痰、行水。古人有“無痰不成瘧”的說法,所以本品能止瘧。還能催吐、清熱,又可以解除傷寒發熱和痰水停留的胸中脹滿。
【應用】用治老痰積飲,胸膈脹滿,欲吐不能吐者,常與甘草煎湯,加蜜溫服,不吐更服。且適用于一切新久瘧疾,如與草果、厚樸、檳榔等同用,治療瘧疾夾濕的病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增強祛邪燥濕止瘧之功。如屬邪熱較甚者,可與知母、貝母、草果等同用以增強清熱化濕止瘧的作用。為防其引起惡心嘔吐的副作用,臨床應用本品時,常與半夏、陳皮、藿香等配伍,以減少其胃腸反應。
【用量用法】4.5~9g.煎湯內服或入丸散。治療瘧疾應在寒熱發作前服用為宜,并配伍陳皮、半夏,減輕其致嘔的副作用。
【使用注意】正氣虛弱,久病體弱者忌服。
【現代研究】本品主含常山堿甲、乙、丙,其次還含常山次堿及傘形花內酯等。所含生物堿對瘧原蟲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還有抗阿米巴原蟲和催吐作用。
【附方】
截瘧七寶飲見檳榔條。用于一切新久瘧疾。
【按】催吐宜生用,截瘧宜酒制。
【不良反應】用量過大可致嚴重嘔吐、胃腸道出血、心律不齊、血壓下降、終因循環衰竭而死亡,臨床應嚴格控制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