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附:蘇葉、蘇梗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歌訣】紫蘇葉辛,風寒發表,梗下諸氣,消除脹滿。

  【譯注】紫蘇味辛,性溫。葉有發表散風寒的作用,可治風寒感冒,惡寒無汗、鼻塞咳嗽等癥。梗有降氣作用,可以消除氣滯引起的胸腹脹滿、胎動不安。

  【應用】用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無汗、鼻塞咳嗽等癥,常與杏仁、前胡、半夏、桔梗等藥同用;若為風寒表證兼氣滯者,又常與香附、陳皮等同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發散表邪、內行氣滯。用治脾胃氣滯,胸悶不舒,惡心嘔吐等癥,多與藿香、陳皮、半夏、大腹皮等藥同用。用治懷孕期氣滯胸悶、腹脹噯氣、胎動不安等癥,常與砂仁、白術、黃芩、半夏等同用。此外,本品兼解魚蟹毒,單用本品大量或配以生姜適量,水煎服,可治食魚蟹后引起的中毒腹瀉、腹痛等癥。

  【用量用法】5~10g,煎服,不宜久煎。表散風寒宜用蘇葉,行氣安胎當用蘇梗。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氣,氣虛或表虛者不宜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多種揮發油,有解熱、促消化、增強胃腸功能的作用,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附方】

  1.杏蘇散見桔梗條。用于風寒咳嗽、痰多稀白。

  2.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用于風寒表證兼氣滯者。

  3.藿香正氣散藿香、樸、白術、甘草、半夏曲、寒、內傷濕滯、胸悶嘔吐。

  4.半夏厚樸湯半夏、于梅核氣證。紫蘇、大腹皮、桔梗、茯苓、厚白芷、生姜、大棗,用于外感風厚樸、茯苓、紫蘇葉、生姜,用

  【附】紫蘇包括蘇葉和蘇梗,是風寒感冒兼氣滯脹悶的常用藥。其中蘇葉長于發表散寒,蘇梗善于行氣消脹。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婷久久 | 日韩中文久久影院 | 最新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亚洲va国产va欧美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伊人大杳蕉一本v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