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配時空的演變過程及其原理溯源

來源:中醫藥發布時間:2013-05-24


  
  五行與時空相配屬,究竟是四時配五行在先,還是五方配五行在先,今已難考。但我們認為應是四時配五行在先,其原因在于春、夏、秋、冬與木、火、金、水之間存在著將它們聯系起來的“中介”,而五方與五行之間卻很難尋找出這樣的“中介”。
  
  水可滅火,金可伐木,這從生活常識中即可總結出來。春、夏、秋、冬四季,冬與夏氣候寒熱相反,與水、火之性正相恰,故分別配以水、火理當首選;春與秋雖不如冬與夏氣候變化之明顯,但其由寒漸暖和由暖漸寒的相反變化還是比較容易體驗到的,而金與木二者各配哪一季節才比較符合常識呢?金給人的感覺以涼為主,木則相反,于是秋配金、春配木就這樣固定下來。
  
  我國古代是如何確定春、夏、秋、冬四季的呢?《大戴禮記·夏小正傳》曰:“正月,初昏參中,斗柄縣(懸)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漢案尸,初昏織女正東鄉,斗柄縣(懸)在下則旦。”此是言以北斗七星杓柄(斗柄)指向作為判斷月份的標志。《尚書·堯典》云:“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霄中星虛,以殷仲秋……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至《鹖冠子》則以總結性的語言說到:“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3]明確指出春、夏、秋、冬四季是根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來確定的。如此則四時與四方之間便有了相應的對應關系,即春—東、夏—南、秋—西、冬—北。
  
  根據斗柄指向而定季節,是后世歷法中“斗建”的起源。《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均將北斗七星賦予十分重要的地位:“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斗。”[4]由于北斗星的運行決定著天地間的一切,其“運于中央,臨制四鄉”,而“金木水火雖各職,不因土,方不立。……土者,五行之主也。”[5]“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榮,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6],也就是說五行之中只有土才有資格與之相配屬。由“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皆系于斗”來看,土也須在時令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時令只有春、夏、秋、冬四季,為了尋找一個與“土”相對應的適宜時令,才有了“土主季夏”、“土王于四季之末十八日”、土與木火金水平分一年各主七十二日等不同的說法。不論這幾種說法多么矛盾,但土居一年之中卻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五行與時空配屬關系的確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或過程:由生活常識和理性思維歸納出木、火、金、水四者與四季的對應關系;從對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一年四季變化的觀察中,推導出東、西、南、北四方與四季的對應關系;基于“土”與“中”在五行和五方中最為尊貴的中國古代哲學觀念而將“土”與“中央”聯系在一起。
  
  參考文獻
  
  [1]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M].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91.
  
  [2]龐樸.五行思想三題[J].山東大學學報,1964,(1):5.
  
  [3]陸佃解.鹖冠子[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
  
  [4]司馬遷.史記[M].第1版.長沙:岳麓書社,1988:188.
  
  [5]董仲舒.春秋繁露[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6.
  
  [6]班固.白虎通德論[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9.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州第一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 亚洲h片在线观看播放 | 一久道免费高清日本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