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基本概念
來源: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23
1.陰陽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它最初的涵義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后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等。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方面,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并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此,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即含有對立統一的概念。這個概念引入醫學領域,即是將對人體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統屬為陽;對于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統屬于陰。陰陽學說貫穿在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用來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指導著臨床診斷和治療。
2.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類物質的運動。它是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廣泛的涵義,并非僅指五種具體物質本身。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木;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火;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土;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金;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于水。五行學說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中維持協調平衡的。這一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研究機體的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五行屬性和相互關系,以及闡釋它們在病理情況下的相互影響。因此,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既用作在理論上的闡釋,又具有指導臨床的實際意義。
3.藏象
藏(音臟),是指藏于體內的臟器;象,是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學說,就是通過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極其相互關系的學說。這一學說的形成,雖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識為基礎,但其發展主要基?quot;有諸內,必形諸外的觀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觀察、分析的結果,必然大大超過了人體解剖學的臟腑范圍,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因此,藏象學說中的臟腑名稱雖與現代人體解剖學的臟器名稱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義中,卻不完全相同。藏象學說中的一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著現代解剖學中幾個臟器的生理功能;而現代解剖生理學中的一個臟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學說的某幾個臟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藏象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
4.經絡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主干,絡脈是分支。正常生理情況下,經絡有運行氣血,感應傳導的作用,而在發生病變情況下,經絡就成為傳遞病邪和反映病變的途徑。由于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絡屬臟腑,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根據疾病癥狀出現的部位,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系的臟腑,作為疾病的診斷依據。在治療上,無論是針灸、推拿或藥物治療,都是通過調整經絡氣血的功能活動,進而調節臟腑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5.氣、血、津液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具有活力很強的不斷運動著的特性,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推動和溫煦的作用,因而中醫學以氣的運動變化來闡述人體的生命活動。
血,基本上是指血液。它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營養和滋潤的作用,是機體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
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同氣和血一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具有滋潤和濡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