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0
腿為豬科動物豬的腿腌制而成,健脾開胃,滋腎益精,補氣養血,主虛勞,怔忡,虛痢,泄瀉,腰腳軟弱,漏瘡。
「出處」出自《藥性考》。
「拼音名」Huó Tuǐ
「英文名」ham
「別名」熏蹄、蘭熏、南腿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腿腌制而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采收和儲藏:宰殺后,去毛,取腿,腌制。
「原形態」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也有差異基本特微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雜食性家養物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性味」味甘;咸;性溫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滋腎益精;補氣養血。主虛勞;怔忡;虛痢;泄瀉;腰腳軟弱;漏瘡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煎湯,適量。
「注意」《隨息居飲食譜》:外感未清,濕熱內戀,積滯未凈,脹悶未消者均忌。
「各家論述」
1.《藏藥秘訣》:生津,益血脈,固骨髓,壯陽,止泄瀉,虛痢,蓐勞,怔忡,開胃安神。
2.《藥性考》:開胃寬膈,病人宜之。
3.《綱目拾遺》:陳芝山云,和中益腎,養胃氣,補虛勞。
4.《隨息居飲食譜》:補脾開胃,滋腎生津,益氣血,充精髓,治虛勞怔忡,止虛痢泄瀉,健腰腳,愈漏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