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合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0
六月合為蕁麻科植物長圓樓梯草的全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骨折扭傷腫痛,瘡腫,風熱感冒。
「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Liù Yuè Hé
「別名」小水藥、水驚風、冷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長圓樓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m Fu ex W.T.Wang[Pellionia bodinieri Levl.;Elatostema bodinieri(Levl.)Hand-Mazz.〕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莖高約30cm.全株無毛。葉有短柄或無柄;托葉狹三角形至鉆形;葉片近紙質,斜狹長圓形,長6-14cm,寬1.4-3.5cm,先端漸尖,基部在狹側鈍或楔形,在寬側圓形或淺心形,邊緣在上部有淺鈍齒,通常無毛,鐘乳體極密;葉脈羽狀,側脈每側約6條。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花序聚傘狀,有短梗,直徑6-15mm;苞片卵形;雄花無毛,花被片5,直徑約3mm,雌花序成對腋生,長3-9mm,有2-3分枝,枝瑞生花序托,邊緣有披針形苞片,小苞片近條形,長0.5-lmm.瘦果卵形,長約1mm,約有8條縱肋。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山地林下或溝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辛;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骨折扭傷腫痛;瘡腫;風熱感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麻,性平。有行血、消腫止痛的功能。用于骨折,扭傷,瘡癤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