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桑葉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0

   馬桑葉為馬桑科植物馬桑的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主癰疽腫毒,疥癬,黃水瘡,燙火傷,痔瘡,跌打損傷。

  「出處」出自《草木便方》

  「拼音名」Mǎ Sā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Coriaria

  「別名」馬桑、醉魚草、魚尾草、扶桑、鬧魚兒、蛤蟆樹、上天梯、藍蛇風。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桑科植物馬桑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iarifa nepalensis Wall.[C.sinica Maxim.]采收和儲藏:4-5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馬桑 落葉灌木,有時高達6m.枝條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狹翅,無毛,常帶紫色;老枝具圓形突起的皮孔。單葉對生;葉柄短,長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墊狀突起物;葉片紙質(zhì)至薄革質(zhì),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2.5-8cm,寬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下面沿脈有細毛;基出3脈。總狀花序側(cè)生于前年生枝上,花單性同株;雄花序長1.5-2cm,先葉開放,序軸被腺狀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與葉同出,長4-6cm,帶紫色,萼片與雄花同,花瓣肉質(zhì),龍骨狀,雄蕊較短,心皮5,分離,具小疣體,柱頭上部外彎,漿果狀瘦果,5個,成熟時由紅色變紫黑色,直徑約6mm,外被肉質(zhì)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

  「化學成份」馬桑果實及寄生葉含馬桑毒素(coriamyrtin),羥基馬桑毒素(tutin),馬桑亭(coriatin),種子含19.33%油脂,尚含鞣質(zhì)(tannin),多糖(polysaccharide),蛋白質(zhì)(protein)及樹脂等。種子油含主要為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13-羥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

  「藥理作用」果實的毒性成分馬桑內(nèi)酯的化學與藥理性質(zhì)均與印防己毒素相近,其致痙作用比后者發(fā)生較快而持續(xù)時間較短,毒性也強于后者,故臨床不用。對巴比妥類催眠藥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在痙攣量以下(0.1-0.2mg/kg)靜脈注射可引起兔、貓血壓的持續(xù)上l.對脊髓貓不引起痙攣,亦不引起l壓。對兔耳血管、兔離體心房、離體兔腸、子宮及腦組織呼吸皆無作用。

  「性味」辛;苦;寒;有毒

  「歸經(jīng)」心;肺二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主癰疽腫毒;疥癬;黃水瘡;燙火傷;痔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本品有毒,小兒、孕婦、體弱者禁用。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治風目,癰疽,腮腫風毒,涂四肢麻木不仁。

  2.《分類草藥性》:治火傷,調(diào)香油搽涂。

  3.《重慶草藥》:干葉粉,可以收黃水,止癢,治癢瘡,癩子。

糾錯

育路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quán)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quán)屬證明及詳細侵權(quán)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日韩成AV人网站在线影院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 | 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