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披散糖芥
來源: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0
披散糖芥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種子,斂肺止咳,主虛勞咳嗽。
「拼音名」Pī Sǎn Tánɡ Ji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ysimum diffusum Ehrh.采收和儲藏:8-9月采集成熟果實,曬干,打下種子。
「原形態(tài)」灰毛糖芥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全體具貼生二叉丁字毛。莖直立,不分枝或分枝,有棱。基生葉蓮座狀,葉柄長3-5cm;葉片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4cm,寬3-8mm,先端急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具裂齒;莖生葉具短柄,葉片線狀長圓形或線形,全緣。總狀花序在果期可達15cm;要片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6-7mm;花瓣黃色,倒卵形,長約12mm,爪長7-8mm,上面稍有毛,長角果圓筒狀四棱形,長5-7cm,直立伸展,有時稍彎曲,具灰白色丁字毛,但棱緣無毛;果梗較粗,長5-7mm,伸展。種子長圓形,長約2mm,棕色。花、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地、向陽山坡。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性味」甘;澀;寒
「功能主治」斂肺止咳。主虛勞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