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針葉兔耳風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0
披針葉兔耳風為菊科植物披針葉兔耳風的全草,收斂止血,主肺結核吃力血,翅所管擴張吃力血,胃潰瘍出血。
「出處」出自《中草藥通訊》。
「拼音名」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leaf Ainsliaea
「別名」肺經草、小血金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披針葉兔耳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insliaea lancifolia Franch.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
「原形態」披針葉兔耳風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莖粗短,生多數細須根。葉基生,通常5-7枚;葉柄長4-12cm,密被棕色茸毛;葉片披針形,長6-11cm,寬1.6-2.7cm,先端鈍尖,基部楔表下延,邊緣波狀,葉脈明顯,2-3對,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及邊緣均生棕色茸毛。頭狀花序排成狹長圓錐花序,每花騙子有3花,管狀,兩性;花梗密生茸毛;總苞圓筒狀,苞片質硬,多層,覆瓦狀排列;管狀花5裂;雄蕊5.瘦果有羽狀冠毛。花期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河邊、水溝旁及濕地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藥理作用」對犬、兔的實驗性外傷有止血作用;在試管中能縮短凝血時間,并有抑菌作用。
「性味」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主肺結核吃力血;翅所管擴張吃力血;胃潰瘍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感想末,每次1-3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