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癥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0

  十八癥為胡椒科植物光軸苧葉蒟的全株,祛風散寒,活血調經,消腫止痛,主風寒感冒,風濕痹痛,脘腹冷痛,牙痛,月經不調,痛絕,跌打腫痛,蛇蟲咬傷。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Shí Bá Zhènɡ

  「英文名」Herb of Tonkin Pepper

  「別名」歪葉子蘭、小麻疙瘩、大腸風、苧葉蔞。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光軸苧葉蒟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per boehmeriaefolium (Miq.)C. DC.var. tomkinense C.DC.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曬干。

  「原形態」光軸苧葉蒟直立亞灌木或有時呈攀援狀,高約lm左右。莖節膨大,全株無毛,綠色并有香辣味,枝干時有疣點和縱紋。葉互生;葉柄長5-7mm,少達1cm;托葉長達葉柄的1/2-l/3,與葉柄合生;葉片薄紙質,有透明細腺點,干時常呈黑色,橢圓形、卵狀長圓形或近卵形,兩例甚不對稱,長10-16(-20)cm,寬4(-10)-6(-12)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兩側甚不等齊,一側尖,一側稍圓,兩面無毛,間或葉背脈上被疏毛,側脈每邊5-7條,寬的一側3-4條,狹的一側2-3條,有兩對脈離基發自中脈。花單性,雌雄異株,穗狀花序與葉對生;雄花序長10-15(-22)cm,寬2-3mm,總花便略長于葉柄,花序軸無毛;苞片圓形,有時光瑞突尖,具短柄,盾狀,無毛,直徑約15mm,表面有腺點;雄蕊2,花絲短,花藥腎形,2室,花絲基部肥大;雌花序短于雄花序,一般長8-11cm,結果時長達16cm;總花梗長1.5-2cm,苞片與雄花序的相同;子房稍壓扁,無柄,貼生于花序軸上,柱頭頂生,4裂。漿果密集,球形,徑約3mm.花期2-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500-1900m的密林下、山谷中或林綠與溪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莖藍綠色,節膨大,有的有須根;斷面中空。葉多卷縮,藍綠色,完整葉卵圓形,長8-15cm,寬3-5cm,先端漸尖,基部歪斜,近全緣,可見透明腺點。有時帶有穩狀花序。氣芳香,味辛、麻。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5-10g,加甲醇70ml,回流10min,濾過。取濾液lml,加重氮化試劑1-2滴,顯紅色。(檢查酚類)(2)取本品5g,加甲醇50ml回流提取10min,濾過。取濾液lml,加鎂粉少許及濃鹽酸數滴,置水浴中加熱數分鐘,顯紅色。(檢查黃酮類)

  「性味」辛;溫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血調經;消腫止痛。主風寒感冒,風濕痹痛,脘腹冷痛,牙痛,月經不調,痛絕,跌打腫痛,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涂或鮮品搗敷。

  「附方」治痛經:歪葉子蘭、澤蘭,水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各家論述」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散寒,消瘀止痛。治風濕筋骨痛,跌打腫痛,胃寒疼痛;毒蛇、蜈蚣咬傷。2.《云南中草藥選》:治痛經,閉經,傷風感冒。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综合区夜久久 | 亚洲香蕉日本久久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手机字幕大香视频蕉 |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