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寄樹蘭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9
小葉寄樹蘭為蘭科植物小葉寄樹蘭的葉,潤肺止咳,主肺燥咳嗽。
「拼音名」Xiǎo Yè Jì Shù Lá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小葉寄樹蘭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obiquetia succisa(Lindl.)Tang et Wang [Sarcanthus succisus Lindl.]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小葉寄樹蘭,附生植物。莖圓柱形,長達35cm,直徑約5mm,節間長約2cm,每隔一定距離有長的氣生根。葉片長圓形,長6-12cm,寬1.5-2.5cm,先端2裂,裂口邊緣嚙蝕狀。花序15-24cm,通常有1-2個分枝;花小,多數,黃色;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5mm,先端鉆狀;中萼片寬卵形,下凹,長約5mm,寬約4mm,側萼片與中萼片等長;花瓣較小,楔狀倒卵形,唇瓣側裂片直立,耳狀,等于或高于合蕊柱,中裂片肉質,狹長圓形,上表面中央具1對高褶片;距近中部縊縮呈駝曲,比萼片短,先端近球形,距內背壁上方具1個膜質附屬物;合蕊柱粗短,蕊喙位于蕊柱基部,肉質狀肥厚,半圓形,2裂,蕊喙柄細長,弧曲,粘盤小,近圓形;花粉塊2枚。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730-1100m的雜木林中樹上或林下、溪邊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主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