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紫金牛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9
小紫金牛為紫金牛科植物小紫金牛的全株,活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肺癆咳血,咯血,吐血,痛經,閉經,跌打損傷,黃疸,小便淋痛。
「拼音名」Xiǎo Zǐ Jīn Niú
「別名」小獅子、黑果涼傘、小涼傘、入骨風、小郎傘、石獅子、杉紐根、產后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金牛科植物小紫金牛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disia chinensis Benth.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亞灌木,高25-45cm.具蔓生走莖;莖通常叢生,幼時被銹色細微柔毛及灰褐色鱗片。葉互生;葉柄長3-10mm;葉片堅紙質、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鈍急尖,基部被疏鱗片,側脈多數,尾端連成近邊緣的邊緣脈。亞傘形花序,單生于葉腋,有花3-5朵;總梗與花梗近等長,長約1cm,均被疏柔毛或褐色鱗片;萼片三角狀卵形,長約1mm,具緣毛,有時具疏腺點;花瓣白色,廣卵形,長約3mm;雄蕊為花瓣長的2/3,花藥卵形,先端急尖,具小尖頭,背部具腺點;雌蕊與花瓣近等長。果球形,直徑約5mm,由紅變黑色,無毛,無腺點。花期4-6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或山地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著生多數細根。莖扁圓形,直徑1.5-2mm,表面暗褐色。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3-5cm,寬1.5-2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波狀,上面暗棕色,下面淺棕色。氣微,味微澀。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肺癆咳血;咯血;吐血;痛經;閉經;跌打損傷;黃疸;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