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醉木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6

 【拼音名】Mǎ Zuì Mù

  【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馬醉木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ris japonica(Thunb.)D.Den ex G.Den[P.taiwanensis Hayata;P.Polita W.w.Smithet Jeffr.;Andromeda japenica Thunb.]采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4m.樹皮棕褐色,小枝開展,無毛;冬芽倒卵形,芽鱗3-8枚,呈覆瓦狀排列。葉密集于枝頂;葉柄長3-8mm,腹面有深溝;葉片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3-8cm,寬1-2cm,先端短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2/3以上具細圓齒,稀近于全緣,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淡綠色,主脈在兩面凸起,側脈在表面下陷,背面不明顯,小脈網狀。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簇生于枝頂,長8-14cm,花序軸有柔毛;萼片三角狀卵形,長約3.5mm;花冠白色,壇狀,上部5淺裂,裂片近圓形;雄蕊10,花絲有長柔毛;子房1,近球形,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蒴果近于扁球形,直徑3-5mm,室背開裂,花萼與花柱宿存。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疏林下、林緣及溪谷旁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化學成份】葉含馬醉木毒素(asebotoxin),馬醉木素(ase betin),馬醉木槲皮素(asebouercitrin),蒲公英賽醇(taraxerol) 等。

  【性味】苦;性涼;大毒

  【功能主治】殺蟲。主疥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渣敷。

  【注意】本品有大毒,不宜內服。《現代實用中藥》:專供外用,切勿內服。

  【摘錄】《中華本草》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 |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