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蘚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6
萬年蘚為萬年蘚科植物萬年蘚的植物體,清熱除濕,舒筋活絡,主風濕勞傷,筋骨疼痛。
「拼音名」Wàn Nián Xiǎn
「別名」天朋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萬年蘚科植物萬年蘚的植物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imacium dendroides(Hedw.)Web.et Mohr[Leskea dendroides Hedw.]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植物體粗大呈樹形,地下莖匍匐橫生,具假根及膜質鱗狀小葉。地上莖直立,多分枝,高達15-20cm,分枝密布綠色鱗毛。莖上部的葉及分枝基部的葉片呈寬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略下延。中肋單一,達于葉尖前終止,葉片上部細胞狹菱形,葉角部細胞圓形,無色半透明。分枝上部的葉片較小,狹長披針形,葉緣鋸齒達于中部。雌雄異株。蒴柄細長,長2-4cm,紅色;孢蒴直立,長柱形,多出;蒴蓋高圓雌形;蒴帽兜形,包蓋全孢蒴。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潮濕的針闊林下或沼澤地附近。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遼寧、陜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環鴉片甾烯醇(cyclolaudenol),31-去甲環鴉片甾烯醇(31-norcyclolaudenol),以及金屬元素鐵、錳、鋅、銅等。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舒筋活絡。主風濕勞傷;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