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6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1.《名醫別錄》:皂莢,生雍州川谷及魯鄒縣。如豬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莢,陰干。

  2.《唐本草》:皂莢,有三種,豬牙皂莢最下,其形曲戾薄惡,全無滋潤,洗垢亦不去。其尺二寸者,粗大長虛無潤也。若長六、七寸,圓厚節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濃,大好也。

  3.《本草圖經》:皂莢,今所在有之,以懷孟州者為勝。木極有高大者。此有三種,醫家作疏風氣丸煎,多用長皂莢;治齒及取積藥,

  【拼音名】Zào Jiá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Fruit

  【別名】雞棲子、皂角、大皂莢、長皂莢、懸刀、長皂角、大皂角、烏犀。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或不育果實。前者稱皂莢,后者稱豬牙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采收和儲藏:栽培5-6年后即結果,秋季果實成熟變黑時采摘,曬干。

  【原形態】皂莢 喬木,高達15cm.刺粗壯,通常分枝,長可達16cm,圓柱形。小枝無毛。一回偶數羽狀復葉,長12-18cm;小葉6-14片,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無毛。花雜性,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鐘狀,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沿縫線有毛。莢果條形,不扭轉,長12-30,寬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路邊、溝旁、住宅附近。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向陽的地區,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排水良好即可,山區、平壩、邊角隙地均可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10月采下果實,取出種子,隨即播種;若春播,需將種子在水里泡脹后,再行播種。育苗時,開1.3m寬的高畦,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然后按行距33cm,開深約6-10cm的橫溝,把種子每隔4-6cm播粒,播后施人畜糞水,并蓋草木灰,最后蓋土與畦面齊平。如遇天旱,要經常澆水。苗出齊后,要淺薅,并施人畜糞水,以后再中除、追肥1-2次。第2年再行1-2次中除、追肥等管理,到秋后即可移栽。移栽可按株距7-10m開穴,栽前把幼苗挖起,稍加修剪,每穴栽苗1株,蓋土壓實,最后再覆松土,使稍高于地面,澆水定根。

  田間管理 栽后3-4年,每年要在穴邊松土除草,并施草木灰或渣滓肥,促使迅速生長。

  【性狀】

  性狀鑒別

  (l)皂莢 果實呈扁長的劍鞘狀而略彎曲。長15-20cm,寬2-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基部漸狹而略彎,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兩側有明顯的縱棱線,搖之有響聲,質硬,剖開后,果皮斷面黃色,纖維性。種子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氣特異,有強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以肥厚、色紫褐者為佳。

  (2)豬牙皂 果實國柱形,略扁,彎曲作鐮刀狀,長4-12cm,直徑0.5-1.2cm.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蠟質粉霜,擦去后有光澤,并有細小疣狀突起及線狀或網狀裂紋,先端有鳥喙狀花柱殘基,基部具果梗痕。質硬脆,斷面棕黃色,外果皮革質,中果皮纖維性,內果皮粉性,中間疏松,有灰綠色或淡棕黃色絲狀物。縱向剖開可見整齊的凹窩,偶有發育不全的種子。氣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辛,粉末有催嚏性。以個小、飽滿、色紫黑、有光澤、肉多而粘、斷面淡綠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 豬牙皂果實(中部)橫切面:外果皮1列細胞,類方形,排列緊密,外具角質層。中果皮外側有石細胞組成的斷續環帶,維管束常斜向排列,纖維束多位于維管束內側或外側,草酸鈣棱晶常見于石細胞群及維管束旁的薄壁細胞中,并有少數草酸鈣簇晶;中果皮內側有厚壁性孔紋細胞1至數列,類方形或長方形,其內外側常伴有少量纖維束。內果皮厚,白色,由徑向延長的薄壁細胞組成,并可見少數草酸鈣小簇晶。

  【化學成份】莢果含三萜皂式:皂莢甙(gledinin),甙甙元為皂莢甙元(gledigenin),皂莢皂甙(gleditschia saponin)。尚含蠟酸(ced alcohol),二十九烷(nonacosane),正二十七烷(hepta-cosane),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鞣質(tannin)等。

  【藥理作用】

  1.皂甙的一般特性:含皂甙的植物頗多,至少有50個不同科的400種植物含有之。它能降低表面張力。其溶液(1:10000)振搖時,則溶液中每個氣泡的表面皆可被皂甙包圍而形成一薄膜,故泡沫持久不滅。同樣,遇油類物質亦可借皂甙薄膜而形成乳劑。它能改變細胞表面的通透件,而成為一般原漿毒。對膽甾醇有特別的親和力,有很強的溶血作用(作用于血細胞表面的類脂質),膽甾醇可對抗其溶血作用。

  2.祛痰作用:含皂甙類的藥物,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進呼吸道粘液的分泌,產生祛痰作用(惡心性祛痰藥)。在貓身上,皂莢確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較桔梗、前胡為差,持續時間較短。

  3.抗菌作用:在試管中,皂莢對某些革蘭氏陰性腸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劑(1:3)在試管中對某些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美國皂角中所含之三刺皂莢堿(Triacanthin)有罌粟堿樣作用,可治療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膽囊炎等。煎劑1g/kg給貓灌胃,能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有祛痰作用。0.25%煎劑對離體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1:3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

  【毒性】對魚類的毒性很強,高等動物對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為對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但如服用劑量過大或胃腸粘膜有損傷或注射給藥,均可產生全身毒性,血細胞溶解;特別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先痙攣,后麻痹,呼吸中樞麻痹即導致死亡。國內曾報告有服皂莢煎劑(200g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大量皂莢中所含之皂甙不僅刺激胃腸粘膜,10分鐘后即嘔吐,以后有腹瀉;而且腐蝕胃粘膜,發生吸收中毒。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 亚洲v欧美v日韩ⅴ国产v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