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子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16

 【出處】出自《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Zào Jiá Zǐ

  【英文名】seed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別名】皂角子、皂子、皂兒、皂角核。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剝?nèi)》N子曬干。防蟲蛀。

  【原形態(tài)】皂莢 喬木,高達15cm.刺粗壯,通常分枝,長可達16cm,圓柱形。小枝無毛。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葉,長12-18cm;小葉6-14片,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無毛。花雜性,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鐘狀,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沿縫線有毛。莢果條形,不扭轉(zhuǎn),長12-30,寬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干燥種子呈長橢圓形,一端略狹尖,長1.1-1.3cm,寬0.7-0.8cm,厚約0.7c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的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后可見2片大型鮮黃色的子葉,質(zhì)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zhì)、無蟲蛀者為佳。

  【化學成份】種子含樹膠(gum)。種子內(nèi)胚乳含由半乳糖(galactose)與甘露糖(mannose),按摩爾比1:3.9-4.0組成的多糖。

  【炮制】皂莢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剝?nèi)ビ财ひ恢亓耍∠蚶锇啄廴鈨善S(其黃消人腎氣),用銅刀細切,于日中干用。

  【性味】辛;溫;有毒

  【歸經(jīng)】肺;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祛風散熱;化痰散結(jié)。主大便燥結(jié);腸風下血;痢疾里急后重;痰喘腫滿;疝氣疼痛;瘰疬;腫毒;瘡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皂莢,能通大腸陽明燥金,乃辛以潤之之義,非得濕則滑也。

  2.《本經(jīng)逢原》:皂莢子燒灰存性,能治大腸風秘燥結(jié),祛風逐穢之性可知。

  3.《本草圖經(jīng)》:核中白肉,入治肺藥。又炮取中黃心,嚼餌之,治膈痰吞酸。

  4.李杲:和血潤腸。

  5.《本草綱目》:治風熱大腸虛秘,瘰疬、腫毒、瘡癬。

  6.《本草崇原》:治疝氣并睪丸腫痛。

  7.《醫(yī)林纂要》:殺疳蟲。

  8.《本草求原》:疏風熱,去麻痹。

  【摘錄】《中華本草》

糾錯

育路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quán)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quán)屬證明及詳細侵權(quán)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在线日韩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