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富華教授傳略

來源:鳳凰網中醫發布時間:2013-05-04

呂富華,藥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他致力于藥理學教學和科學研究,為中國藥理學界培養了幾代科技人才。他的主要貢獻是用現代藥理方法篩選并研究中草藥的有效成分,特別是對心血管藥物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開拓性研究。     

呂富華

呂富華,1907年7月31日出生于山東省龍口市黃縣北馬鎮一個貧寒家庭,9歲才讀小學。1921一1925年,先后在黃縣中學,煙臺益文中學、先志中學和上海東華大學附中學習,由于成績優異,提前兩年完成中學學業。1925年,考入上海同濟大學,當時正值國共合作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懷著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熱情,于1925年加入國民黨。1926年,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等進步書籍。在北伐戰爭和上海工人武裝斗爭中,他曾多次冒險散發傳單。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呂富華繼續與進步學生殷夫等交往,曾為殷夫主編的《漠花》報撰稿。因不滿國民黨背叛革命,1927年,在國民黨進行黨員登記時,他拒絕登記,從此脫離國民黨。1932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同濟大學醫學院,留校任微生物學助教,并在(Finkeldey)教授指導下從事微生物學研究工作,次年前往德國學習。     

1933—1936年,呂富華留學德國期間,先在佛萊堡(Freiburg)大學Aschof教授的研究室從事實驗病理學工作,首次以實驗證明煙草焦油對家兔的致癌性。繼在Kln大學Schüler教授和Jena大學Labes教授處研究藥物的構效關系。后又在Berlin大學藥理研究室Heubner教授和Lendle教授指導下,從事理論藥理和強心甙的研究工作,發表了有關洋地黃毒甙蓄積作用等論文。在此期間,他參加了德國藥理學會,并獲德國醫學博士學位。     

1936年,同濟大學醫學院藥理館主任Kuschinsky教授病休,校長電邀呂富華回國代理他的工作。“七七”事變爆發后,同濟大學醫學院由上海西遷。呂富華取道越南,輾轉數千里,于1939年,到達昆明。    

1941年,昆明成了日本帝國主義飛機轟炸的目標,同濟大學醫學院師生常要遠離市區,翻山躲避空襲。過度的勞累,使呂富華的肺結核病復發。當他身患重病,獨居異鄉,處境艱難的時候,學校遷川,校長更換,重慶國民政府竟將他解聘停薪。幸得校友幫助,他才得以顧問身份留在昆華醫院繼續治病,直到1947年康復出院回到上海。1949年,呂富華重新擔任同濟大學醫學院藥理館主任。1952年,到漢口參加中南同濟醫學院(后改名武漢醫學院即現在的同濟醫科大學)的初建工作。呂富華在當時教學、科研條件極差的情況下,仍非常重視教學和科研的結合,為推動科研工作的開展,特別是中草藥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受到壓制和摧殘,但仍然關心藥理學科的進展,關心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粉碎“四人幫”后,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呂富華雖已是69歲高齡,但他精神煥發,積極工作,主動為學校師生作學術報告,為雜志撰稿,介紹70年代的國際學術進展,來活躍國內的學術空氣,并輔導本科室中青年教師學習外文。他還承擔培養博士研究生的重任,熱情培養藥理事業人才。     

呂富華熱心社會工作,積極致力于學術團體的建設和發展。他曾先后擔任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中國生理科學會武漢分會理事長、中國藥理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理學會心血管藥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外,他還曾擔任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報》、《藥學學報》、《國外醫學·藥學分冊》及《生理科學進展》等雜志的編委。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