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五輸穴
來源:醫學教育網 發布時間:2012-11-06
十二經脈中的每一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特定腧穴,即“井、滎、輸、經、合”穴,稱“五輸穴”,簡稱“五輸”。古人把十二經脈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認為具有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特點,并將“井、滎、輸、經、合”五個名稱分別冠之于五個特定穴,即組成了五輸穴。五輸穴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頭;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經氣初出。“滎”,意為小水,喻剛出的泉水微流;滎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為經氣開始流動。“輸”,有輸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淺漸深;輸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后,其經氣漸盛。“經”,意為水流寬大通暢;經穴多位于腕、踝關節以上之前臂、脛部,其經氣盛大流行。“合”,有匯合之意,喻江河之水匯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關節附近,其經氣充盛且入合于臟腑。《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對五輸穴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五輸穴與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輸”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