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細辛附子湯方解

來源:醫學教育網 發布時間:2012-09-21

【方解】 本方是為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而設。陽虛之體,應不發熱,今反發熱,并見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風寒,邪正相爭所致;表證脈當浮,今脈反沉微,兼見神疲欲寐,是知陽氣已虛。此陽虛外感,表里俱寒之證,若純以辛溫發散,則因陽虛而無力作汗,或雖得汗必致陽隨液脫,治當助陽與解表并行。方中麻黃辛溫,發汗解表,為君藥。附子辛熱,溫腎助陽,為臣藥。麻黃行表以開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溫里以振奮陽氣,鼓邪達外。二藥配合,相輔相成,為助陽解表的常用組合。細辛歸肺、腎二經,芳香氣濃,性善走竄,通徹表里,既能祛風散寒,助麻黃解表,又可鼓動腎中真陽之氣,協附子溫里,為佐藥。三藥并用,補散兼施,使外感風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陽氣得以維護,則陽虛外感可愈。

喉為肺系之門戶,少陰腎經亦循喉嚨至舌根。若為暴啞,乃大寒直犯肺腎,上窒竅隧,下閉腎氣所致。方中麻黃散寒宣肺,附子溫壯腎陽,細辛協二藥辛通上下,合用則具宣上溫下、開竅啟閉之功。此為以表里同治之方,易作上下同治之劑,乃靈活運用,異病同治之體現。

【化裁】 若證為陽氣虛弱而見面色蒼白、語聲低微、肢冷等,宜加人參、黃芪合附子以助陽益氣;兼咳喘吐痰者,宜加半夏、杏仁以化痰止咳平喘;兼濕滯經絡之肢體酸痛,加蒼術、獨活祛濕通絡止痛。

【附方】 麻黃附子甘草湯 (《傷寒論》)、再造散(《傷寒六書》)

【附注】 本方既是主治少陰陽虛,外感風寒的代表方、基礎方,又是治療大寒客犯肺腎所致咽痛聲啞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重,發熱輕,神疲欲寐,脈沉為辨證要點。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人成不卡视频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日本午夜a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