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級建造師市政案例分析精選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8-29
「精選案例1」(道路基層結構施工)
某道路工程屬城市次干路,長3800m,路寬16.5m,位于城市環路以內,設計結構為:30cm厚9%石灰土處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層,35cm厚水泥穩定碎石基層,12cm厚瀝青混凝土面層。
施工項目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術準備工作,經技術交底后開始道路施工。
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環境保護要求,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拌合站設在郊區,采用夜間運輸、白天攤鋪方式,碾壓成型后發現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局部表面松散。
由于拆遷延期,有一段瀝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攤鋪,項目部選擇白天氣溫較高,約在5~8℃時段,采取提高瀝青混凝土出廠溫度到180℃,運輸中覆蓋保溫等措施,攤鋪碾壓瀝青混凝土成型。
瀝青混凝土面層竣工后,施工單位進行了外觀檢查,瀝青表面平整,沒有脫落、推擠等現象,經過檢測彎沉值、平整度、中線高程、橫坡等項目,合格率達到98%,施工單位認為工程質量檢驗合格。
項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據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進度計劃調整資料編制了進度控制總結,并上報公司工程管理部。
問題:
1.項目部技術準備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3.冬季鋪油作法是否妥當?如必須在冬期施工時,寫出正確作法。
4.瀝青面層檢測項目是否齊全?判斷為合格的依據包括哪些項目?
答案解析提示
1.施工技術準備包括:熟悉設計文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技術交底、現場測量放樣等。
3.出廠油溫不正確。瀝青混凝土應盡量避免冬期施工。必須進行施工時,適當提高出廠溫度,但不超過175℃,運輸應覆蓋保溫,并應達到攤鋪碾壓的最低溫度要求。施工中要做好充分準備,采取快卸、快鋪、快平和及時碾壓、成型的方針。
4.不齊全。瀝青面層檢測項目有壓實度、厚度、彎沉值、平整度、寬度、中線高程、橫坡、井框與路面的高差等八項。其中壓實度和厚度是主要檢查項目,合格率應達到100%。缺少主要檢查項目的檢測不符合驗收規定。
「精選案例2」(道路工程項目管理)
某項目部參加投標一條城市快速路工程,該標段在長1.8km道路范圍內有約1km為現況農田地。招標文件規定工期 150日歷天,質量為合格,并提供工程量清單。項目部組織技術經濟人員進行投標,為增加中標機會,投標書將工期提前10d,質量標準定為優質。價格計算按習慣做法采用工料單價法計算道路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直接費,按有關規定計取間接費、利潤、稅金等費用,項目經理為增加中標機會又把總價降低31個百分點作為最終投標報價。某技術員在編制投標施工組織設計時,為節省時間,借用項目部以前的道路施工方案,更改了工程概況、工程數量表和部分方案圖,因此農田地內有關池塘淤泥處理措施未能體現。
問題:
1.投標書編制中是否有違背招標文件的內容?如有不符合,寫出正確做法。
2.在報價方面是否妥當?如有不妥,寫出正確做法。
3.借用方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有何不妥?簡述施工組織設計與報價的關系?
4.全費用單價綜合計算包含分項工程的哪些費用?
答案解析提示
1.招標文件規定工期150d,質量為合格,應以清單方式報價等要求。投標書在工期、質量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面應該對招標文件提出的實質性要求和條件做出響應。
2.報價方面采用工料單價計算和降低31個百分點的做法不妥當。正確做法:應采用綜合單價法即工程量清單報價法,通常由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和規費、稅金組成。
應嚴格遵守"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價競標"的規定。
3.①借用以前工程的方案缺少池塘污泥換填處理方面的技術措施,使施工組織設計缺少對本工程的針對性,不能正確指導工程的正常施工。
②施工組織設計是投標報價的關鍵環節之一。不同的施工組織設計會有不同的報價,工期進度控制、人員設備的調動、施工工藝水平、不同的技術措施都會影響工程成本。
4.全費用單價包含:分項工程發生的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綜合單價還應考慮風險因素。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