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汽車突擊"限購"
來源:發布時間:2012-07-1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任何攸關民眾利益的公共政策調整,都必須確保完全的透明度,在政策調整與決策過程中,更應保證權利相關人的充分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說,廣州“限牌令”的降生顯得有些突兀,難免要影響其后續的執行。
當然,政府也有難言之隱。如果按照常規的聽證辦法,那么,可以預見,一是相關政策難以獲得民眾支持;二是風聲一起,必然會引發車市恐慌和短期的購車熱潮。政府此舉,表明已經面臨城市交通治理騎虎難下的困境。一個不得已出臺的政策,應該是一系列努力均告失敗之后的結果。即便如此,政府也需要給民眾一個解釋,以及一個道歉。
[對策分析]
中~公教育專家分析認為,面對著日益增長的汽車壓力,“限購”成了各地政府最易采取的直接方式。可是限牌治堵,只起到緩釋疼痛的效果,但畢竟屬治標舉措,很難從根本上排解擁堵之痛。擁堵系后果而非原因,治本更要跳出交通之外,以城市發展與擴張模式再造之更高視野解決問題。
各地政府面對擁堵問題,不先反思公交建設不足、限制公車使用,卻來干涉市民的錢袋子,屬于本末倒置。
而汽車發達國家的治堵之道更多依靠的是市場化的調控手段、管理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力量和制度設計的縝密,大規模使用限行、限購這些行政手段的幾乎沒有,個中原因值得相關部門深思。
限購令亦與汽車產業規劃沖突,恰如火焰與海水的對立。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購行列,產能已過剩的汽車產業勢必將受到嚴重打擊,品牌分化態勢加強,國產中低檔汽車的前景更加不容樂觀。
要想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還得由根本上治理。一方面需要減少政府公務用車,盡早公開公車消費;另外一方面,還要科學規劃城市區塊,合理布局公共資源,減少市民跨區出行次數。同時,大力投資興建公交系統,打造便利的出行環境,鼓勵市民在短距離出行時,選擇自行車、步行等綠色方式。
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輔導:中公面授(推薦北京考生) 、中公網校(推薦全國考生)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