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中醫望診之五色主病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7-15

病色可分為赤、白、黃、青、黑五種,分別見于不同臟腑和不同性質的疾病。《靈樞·五色》認為:以五色分屬于五臟,其對應關系是“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質,則“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這種根據病人面部五色變化以診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稱“五色診”。其具體表現和主病如下:

1.赤色

主熱證,亦可見于戴陽證。

滿面通紅者,屬實熱證。是因邪熱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脈絡擴張,氣血充盈所致。

午后兩顴潮紅者,屬陰虛證。是因陰虛陽亢,虛火炎上所致。可見于肺癆等病人。

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時而泛紅如妝、游移不定者,屬戴陽證。是因久病腎陽虛衰,陰寒內盛,陰盛格陽,虛陽上越所致,屬病重。

古人按五行理論,認為火形人面色稍赤;夏季面色稍赤為正常。心病面赤而枯槁晦暗,如衃血,或如赫石者,為真臟色見;肺病面赤無華為難治。

2.白色

主虛證(包括血虛、氣虛、陽虛)、寒證、失血證。

病人面色發白,多由氣虛血少,或陽衰寒盛,氣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脈絡所致。

面色淡白無華,唇舌色淡者,多屬血虛證或失血證。面色白光白者,多屬陽虛證;若白光白虛浮,則多屬陽虛水泛。面色蒼白者,多屬亡陽、氣血暴脫或陰寒內盛。因陽氣暴脫,脫血奪氣,則氣血不榮,面部脈絡血少,血行遲滯而兼血郁所致;若陰寒內盛,寒邪凝滯,面部脈絡收縮而凝滯,亦可見面色蒼白。

古人按五行理掄,認為金形人面色可略白;秋季面色稍白為正常。肺病面白枯槁無華,如枯骨之色者,為真臟色見;肝病面白無華為難治。

3.黃色

主脾虛、濕證。

病人面色發黃,多由脾虛機體失養,或濕邪內蘊、脾失運化所致。

面色萎黃者,多屬脾胃氣虛,氣血不足。因脾胃虛衰,水谷精微不足,氣血化生無源,機體失養,故面色淡黃無華。

面黃虛浮者,屬脾虛濕蘊。因脾運不健,機體失養,水濕內停,泛溢肌膚所致。

面目一身俱黃者,為黃疸。其中面黃鮮明如橘皮色者,屬陽黃,乃濕熱為患;面黃晦暗如煙熏色者,屬陰黃,乃寒濕為患。

古人按五行理論,認為土形人面色可略黃;長夏面色較黃為正常。脾病面黃而枯搞晦暗,如黃土或如枳實之色者,為真臟色見;腎病面黃無華為難治。

4.青色

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驚風。

病人面見青色,多由寒凝氣滯,或瘀血內阻,或筋脈拘急,或因疼痛劇烈,或因熱盛而動風,使面部脈絡血行瘀阻所致。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屬寒盛、痛劇。多因陰寒內盛,經脈攣急收引,不通而痛,以致面部脈絡拘急,氣血凝滯而色青。可見于驟起的氣腹痛、寒滯肝脈等病證中。

突見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涼脈微,則多為心陽暴脫,心血瘀阻之象,可見于真心痛等病人。

久病面色與口唇青紫者,多屬心氣、心陽虛衰,血行瘀阻,或肺氣閉塞,呼吸不利。

面色青黃(即面色青黃相兼,又稱蒼黃)者,可見于肝郁脾虛的病人,脅下每有癥積作痛。

小兒眉間、鼻柱、唇周發青者,多屬驚風。多因熱閉心神,外引筋肉,面部脈絡血行瘀阻所致,可見于高熱抽搐患兒。

古人按五行理論,認為木形人面色稍青;春季面色稍青為正常。肝病面青而枯槁晦暗,色如枯草者,為真臟色見;脾病面青無華為難治。

5.黑色

主腎虛、寒證、水飲、血瘀、劇痛。

病人面色發黑,多因腎陽虛衰,水寒內盛,血失溫養,脈絡拘急,血行不暢所致。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屬腎陽虛。因陽虛火衰,水寒不化,濁陰上泛所致。

面黑干焦者,多屬腎陰虛。因腎精久耗,陰虛火旺,虛火灼陰,機體失養所致。

眼眶周圍發黑者,多屬腎虛水飲或寒濕帶下。

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古人按五行理論,認為水形人面色稍黑;冬季面色稍黑為正常。腎病面黑而枯槁晦暗,如鍋底之炲者,為真臟色見;心病面黑無華為難治。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国产精品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午夜尤物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日韩AV在线亚洲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