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公務員聯考行測輔導:判斷推理解題技巧
來源:中公教育 發布時間:2012-04-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D.解析:從每列來看,圖形構成相似,只是部分發生了變化,對比圖形的異同,發現本題規律為每列后兩個圖形組合得到第一個圖形。
2.「答案」C.解析:題干及選項圖形均是由外部正方形和內部的直線條構成,去掉外部正方形,可清楚看到直線之間的交點個數,依次是0、1、2、3、4、(5),選項中只有C的圖形內部直線之間有5個交點。
3.「答案」D.解析:左邊圖形折起來后,A的上面應為空白;B中三個面的相對位置不對;空白面不會和帶陰影的邊相接,C錯誤;D項可由左邊圖形折成。
4.「答案」A.解析:題干圖形中的組成元素不同,首先可排除圖形移動、旋轉規律。這類題還可能從兩個方面來考查:一、組成元素的個數;二、圖形疊加。分析發現圖形組成元素的個數不存在規律,由此鎖定圖形疊加規律。從每行來看,第一個圖形與第二個圖形疊加得到第三個圖形,疊加規律為:白+空白=白,黑+空白=黑,白+黑=空白。
5.「答案」D.解析:題干圖形均是由簡單線條構成的,常考查線條數、封閉區域數、交點數,然而這些考點均不能找出合適規律。此時應轉換思路,觀察發現題干圖形有一個共同特征——圖形中均含有三角形,進一步分析得出本題規律為圖形中不重疊的三角形個數依次是2、3、4、5、6、(7)。
6.「答案」C。解析:技術創新的定義要點是:①首次應用;②非獨占性、不確定性、市場性和系統性。C項是新技術的首次應用,并且突出了市場性的特點,屬于技術創新。A項不具有市場性,不符合②;B項是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不是新技術的首次應用,不符合①;D項微軟公司的技術具有獨占性,不符合②。故答案選C。
7.「答案」A。解析:統一指揮原則的定義要點是:①一個下屬只應接受一個上級的命令;②一個下屬只向這一個上級匯報自己的工作。A項中各地經銷辦事處的經理們既要向分管市場經營的副總經理匯報工作,又要向總會計師匯報,違反了要點②,因此違背了統一指導原則;B項不是工作事務,與統一指揮原則無關;C、D兩項都符合定義要點。故答案選A。
8.「答案」D。解析:反暗示效應定義要點是:①用夸張或者激將的間接方法;②產生相反的結果。A、B、C三項都屬于用夸張或者激將的間接方法影響別人的行為,產生了相反的結果,因此三者都屬于反暗示效應。D項王先生教育兒子只是正面的說教,并沒有“用夸張或者激將的間接方法”,不符合①。故答案選D。
9.「答案」C。解析:垂直思考法的定義要點是:①按照一定的思維路線或思維邏輯進行的;②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式思考方法。A、B、D三項都屬于發散性思維方式,并不是按照一定的思維路線或思維邏輯垂直思考的,故都沒有應用垂直思考法;C項的數學天才通過層層推理證明了數學難題,必然是按照一定的思維路線或思維邏輯進行的,應用了垂直思考法。故答案選C。
10.「答案」A。解析:執行回轉的定義要點之一是“執行完畢后”,B、C、D三項都不符合這一定義要點,只有A項符合定義。
11.「答案」A。解析:招徠定價的定義要點是:①少數商品降價;②吸引顧客。A項符合招徠定價的定義;B、C兩項沒有涉及到降價,也沒有吸引顧客,不符合①②;D項是全部商品降價,不符合①。故答案選A。
12.「答案」B。解析:古狄遜定理的關鍵信息是:管理者要能管理別人做事。A、D兩項是管理者自己做事,不符合定義;C項只是管理人員的輪換,也沒有體現管理別人做事,不符合定義;只有B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B.
13.「答案」A。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由酒后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只占總的交通事故的10%得出結論:“酒后駕駛,等于送死”只是危言聳聽的夸張宣傳而已。
如果A項為真,就說明酒后駕駛的時數在總的駕駛時數中所占的比例更低,相對于酒后駕駛的總時數所占的比例,酒后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其實是非常高的,有力地駁斥了題干推論;B項并未說是否也扣留了若干非酒后駕駛的車輛而減少了事故的發生,且沒有說明扣留的具體數量,也可能扣留數量其實很少,因此B項對題干推論的削弱程度不強;題干中并沒有提及私家車和大卡車的區別,C項是無關項;D項則加強了題干的結論。故答案選A。
14.「答案」C。解析:考查復言推理。由“乙不上場”可進行如下推理:乙不上場→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場→丙上場(根據3);乙不上場→甲不上場(根據1)。所以可知甲、乙不上場而丙上場,只有C項符合。
15.「答案」B。解析:評價型題目。辦公室主任將“循環再利用紙張”等同于“劣質紙張”,文具供應商反駁這一觀點的論據是:最初的紙張就是用可回收材料制造的。但造紙原料與紙張的質量是不相關的,因此B項恰當地指出了文具供應商的反駁中存在的漏洞。
16.「答案」D.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結論是:存在別的某種原因引起過敏性腸胃炎;論據是:即使讓患者停止食用那些已經證明會引起過敏性腸胃炎的食物,可他們的過敏性腸胃炎并沒有停止。
A項誘發過敏性腸胃炎的食物、C項過敏性腸胃炎患者的其他表現都與題干論證無關;B項中的引起食物過敏反應的食物與引發過敏性腸胃炎的食物可能不同,削弱程度有限;D項食物與過敏性腸胃炎的發生之間存在時差,則過敏性腸胃炎沒有停止可能是由于剛剛停用食物,從而削弱了題干的結論。故答案選D.
17.「答案」B。解析:分析推理類題目。由“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攜帶NANB病毒的報名獻血者通過測試而獻了血,他們占實際獻血人數的10%”可知,被淘汰的三分之一的攜帶NANB病毒的報名獻血者占實際獻血人數的5%。而實驗前的估計是“被淘汰的NANB病毒攜帶者將占整個報名獻血者的5%”。由于報名獻血者的人數等于實際獻血人數加被淘汰的人數,因此實驗前的估計高于真正被淘汰的人數,故答案選B。
18.「答案」A。解析:削弱型題目。題干通過對20個詞語的識讀實驗得出結論:當前人們的識字水平并沒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要質疑該實驗者的結論,可以通過質疑實驗的科學性來進行。在所有選項中,A項最能對實驗的科學性構成質疑,所以最能質疑該實驗者的結論。而B項參選者沒有博士學位,C項網絡流行語,D項“呱呱墜地”的特例均不能對實驗的科學性構成有效質疑。故答案選A。
19.「答案」D。解析:結論型題目。題干強調生活的冒險性、不可預知性、創造性。A項強調習慣、B項強調觀念的改變、C項強調準備的重要性,都是強調一種主觀能動性、可把握性,而D項弗羅斯特的話正是由于結果的不可預知性才是寫詩的動力,強調的也是一種創造性和不可預知性,與題干主旨相同。
20.「答案」C。解析:考查復言命題的推理規則。由題干可知,當且僅當三項信息都正確時,才允許登陸。即賬號正確、密碼正確且計算機屬于這個域是允許登陸的充分必要條件。
小張的計算機被拒絕登陸,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即至少有一項信息錯誤。由于小張的登錄賬號是正確的,則可推出小張的密碼錯誤或者計算機不屬于這個域。因此,如果小張的計算機屬于這個域,那么他輸入的密碼是錯誤的,C項正確。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