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深度解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3-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題目難度不大,很多題目中錯誤選項顯而易見
在20道常識判斷中,有6道題目答案顯而易見。在這其中又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是選非題中的錯誤選項很容易被大家識別和辨認,均存在說法過于絕對的現象。例如第33題B項“規模越大越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的內外均衡”、第46題B項“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第二是張冠李戴,故意混淆。例如第35題D項把《論語》混入“五經”、第37題B項將王獻之稱為“書圣”。
第三是曲解內涵。例如第41題把長鏡頭曲解為“焦距很長”,而實際是“時間長”;第50題B項直接把“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同于“扶貧開發”。
基于以上出題設置,只要大家仔細審清選項所述,得出正確答案應該不難。
(二)10題考查科技人文,科技人文常識比重占半
在20道的題量中,常識判斷部分有10道屬于科技人文。從考試角度來看,這是對考生文化素養和積淀的考查,從備考方面來說,這要求我們要增強平時對科技人文常識的積累。
(三)大政方針、法律、經濟常識共10題
試卷中第31題考查山東政府工作報告關于三個海洋經濟新區的內容,第50題考查我國現階段“三農”相關政策。這2題屬于大政方針方向,需要大家關注時政和當前我國的主要政策措施或方向,其中第50題可以利用排除法作答。
第33題考查外匯儲備,第34題考查經濟理論或政策,第39題考查應對物價上漲可以采取的措施。這3題屬于經濟常識,其中33題可以利用排除法作答,另外兩題偏重基礎知識。
第32題考查法人債務承擔,第36題考查人民調解法,第38題考查承包法,第43題考查刑法修正案八及野生動物保護法,第45題考查知識產權法。法律題目共5道,占總題量的四分之一,但全部是對基本法條的測查,相對簡單,建議備考過程中要識記重點法條。
綜上分析,我們只要在備考過程中腳踏實地不斷地積累,扎實的學好基礎知識就足夠應付常識判斷部分的考題,并且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