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規劃師考試規劃相關知識習題三(5)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2-23
41、管線共溝敷設時,不符合規定的是( )。
A、熱力管可與電力、通信電纜和壓力管道共溝
B、排水管道應布置在溝底。當溝內有腐蝕性介質管道時,排水管道應位于上面
C、腐蝕性介質管道的標高應低于溝內其他管線
D、火災危險性屬于甲、乙、丙類的液體液體石油氣、可燃氣體、毒性氣體和液體以及腐蝕性介質管道,不應共溝敷設
42、就城市噪聲而言,主要有四種噪聲。下列闡述有誤的是( )。
A、交通噪聲是現代城市重要的公害
B、工業噪聲是工廠的機器在運轉時產生的噪聲
C、建筑施工噪聲源是多種多樣的,且經濟變換
D、人群噪聲是最嚴重的城市噪聲
43、“社會控制”這個詞是由美國社會學家( )首次提出來的。
A、素羅金
B、湯恩比
C、羅斯
D、摩爾根
44、生物的物質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及土壤圈等組成,它們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其一為空間性,即提供了生物棲息、生長、繁衍的空間場所;其二為( )。
A、營養性,即提供了生物發育繁殖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B、惟一性,即能量惟一來源是太陽,太陽的作用不可代替
C、區間性,即能量環境所提供的不同生物的生存環境條件具有時空上的差異
D、廣泛性,即生物對于能量環境所提供的不同環境具有選擇“最適區間”的內在趨勢
45、雅典衛城的中心是( )。
A、帕提農神廟
B、伊瑞克先神廟
C、勝利神廟
D、雅典娜銅像
46、重現期為50年的洪水,其頻率為2%.防洪堤的轉彎半徑應盡可能的大一些,一般為( )倍的設計水面寬。
A、2~4
B、5~8
C、4~6
D、6~8
47、經濟發展含有經濟結構的根本變化,其中兩個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是( )。
A、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農業比重的下降而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上升
B、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農業比重的下降而工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下降
C、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農業比重的下降而工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上升
D、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工業比重的下降而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上升
48、關于大角斗場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建于公元70—82年,是利用天然混凝土創造出來的大型建筑
B、平面呈長圓形,長軸188m,短軸156m
C、立面高48、5m,分為兩層,底層為連續的券柱式
D、在立面上運用了疊柱式的水平劃分,各層采用不同的柱式圖,因而使宏大的體積顯得開朗明快、富于節奏感
49、當城市道路寬大于等于( )m時,宜兩側設置消防栓,消防栓距建筑墻體應大于( )m.
A、60;0.5
B、60;1.5
C、40;0.5
D、40;1.5
50、下列城市社會生活的主要特征中,( )不正確。
A、節奏快而精密配合
B、越軌行為增多
C、文化異質而互不寬容
D、交往表面化與“事本主義”
答案:
41:A 42:D 43:C 44:A 45:D 46:A 47:C 48:C 49:A 5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