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嘆道:沒有國考,我就不會從郵遞員成為一名新聞記者。
雖然已經過去20年了,單明樟仍保留著近一尺厚的古代漢語聽課筆記和學習心得,記著小關、田軍這些工作人員,記著北京師范大學王寧老師、韓兆琦老師、齊大衛老師講課時神采奕奕的情態,記著給考生許多幫助的報紙——北京自學考試報(北京考試報前身)。 他對自考懷著濃濃的感激之情,他感嘆道:沒有國考,我就不會從郵遞員成為一名新聞記者。 愛讀書的郵遞員 還在上中小學時,單明樟的學習成績就很好,但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他中斷學業插隊去了外地。五年后回來時,他當了一名郵遞員。上大學的愿望落空了,但單明樟仍時時想著讀書學知識。上世紀70年代末期,各種社科類期刊陸續復刊,一本本雜志仿佛是知識寶庫,深深地吸引了他。每天下班,同事都回家去了,勞累了一天的單明樟卻留了下來。那些科學、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的雜志報刊,靜靜地陳放著,真讓人愛不釋手啊!他靠著郵包坐下來,小心地翻開一本雜志閱讀,開心處,一個人抿嘴而笑;感傷處,一個人淚眼唏噓。他就像吸水的海綿,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滋養。多少個夜晚,他閱讀到深夜子時才想起回家。有時天已到凌晨,為了不影響白天的工作,他就把幾張桌子拼起來,以桌代床小睡一會兒。這些雜志在郵局只停留幾小時,第二天一早就要送出去,必須抓緊看才行啊!讀書時,他還不忘摘抄警言妙句,六年的熬夜苦讀,抄錄了幾大本子。其中魯迅的一句話讓他終生受益:即使慢,弛而不息,縱然會落后,縱然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直到現在,單明樟仍保留著這些摘抄本。每一次翻看這些本子,瀏覽上面熟悉的字句,他的心里都會涌上一股熱潮。天冷時用棉衣圍火爐夜讀,天熱時左手舉書右手驅蚊的情景又浮上腦海。知識豐富了他的日常生活,報刊上精彩的文章喚起了他對記者職業的向往。只是,通往記者職業的路,在哪里呢? 為了記者夢學自考 1981年單明樟報考了漢語言文學專業。他隱約感到,這條路可以系統學習知識。可是,這條路能通往心中的圣殿嗎?此時,他剛結婚不久,新婚燕爾的濃情蜜意讓給了書桌前的埋頭苦讀。心有不解的妻子質問他:“已經有了郵局的穩定工作,還學習考試干什么?自考會有用嗎?”“是知識就一定會有用的。”單明樟這樣回答妻子,這也是他堅持學習的動力和信念。白天的工作依舊繁忙,學習只能擠晚上的時間,單明樟經常溫書到深夜一兩點鐘。夏天天熱,他把雙腳浸泡在一盆涼水里解暑降溫,手不離書,口中吟誦有聲:“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自考最初的三年間,他甚至沒陪妻子看過一場電影。妻子不僅承擔了大部分家務,有時還幫他溫書。久而久之,自考教材中的一些詩詞妻子也能背得很流利。現在回想起來,單明樟多少有一些歉疚。學習考試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那首《金梭和銀梭》的歌就像為他寫的。1984年,單明樟國考大專畢業,恰逢中國有色金屬報創刊招考記者,幾百人的應考者中,他憑扎實的文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被錄取。幾年后,已是記者的單明樟重回郵局時,是為拍一個自考記錄片。他穿起熟悉的工作服,帶著一身墨香味騎車重走郵段時感慨萬千:是自考引我實現了記者夢想。 記者也要繼續學習 實現了記者夢想,單明樟仍沒有放棄學習。他又用了兩年時間讀完自考本科,生平第一次走進中南海懷仁堂,參加在那里舉行的畢業典禮。作為畢業生中的佼佼者,他和其他三名同學一起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節目,介紹學習經驗。自考告一段落,但學習沒有止境。在新的崗位,他開始汲取新的營養。通訊、消息、評論各種新聞文體對他而言是那樣新鮮,33歲的單明樟被報社送到經濟日報、冶金報等單位學習,從如何制作標題、如何制作版式開始學起。他和同事到中國交通報去聽課,跟艾豐、柏生、金鳳等報人學新聞理論,學如何寫作,學如何拍攝新聞照片。各種專業知識也要掌握,我國有哪些有色金屬,銅、鋁、鉛、鋅、鎢、鉬、銀等礦藏在我國分布如何,每個礦山、企業生產何種金屬,規模多大,人數多少,發現了何種新產品,冶煉、新科技、超導,耐高熱、高溫、高強度……他下礦山進企業一線體驗采訪,使出了郵局夜讀時、學自考時的刻苦勁兒。他去過云貴高原的礦山,下了汽車還要徒步兩三個小時,險惡的道路有九十九道彎,當地人形容為“對面能聽聲,見面得半天”。他坐過罐籠下井,到了井下一千多米,身旁就是清澈的地下水,礦工們告訴他,這么清亮的水里含氡氣可以致癌,人再渴都不能喝。在企業生產一線,細小的粉塵四處迷漫,工友告訴他,這些顆粒是矽肺病的罪魁禍首。記者新兵逐漸打磨成老兵,助理記者先后變成記者、主任記者。記者生涯二十年,他采寫了幾百篇新聞報道。他采訪總參通訊部原部長崔倫將軍寫的《紅色電波系千軍萬馬》、采訪老紅軍戰士長虹寫的《歲月抹不掉的記憶》、采訪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淀佐寫的《不倦的科學探索者》等文章先后被北京日報刊用。他寫的《如椽大筆寫春秋———記周而復與〈長城萬里圖〉》刊登在中華讀書報上。 20多年后的今天,他成了記者部主任。偏好文學、歷史、地理等書籍的單明樟雖然已經54歲了,還在想著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和英語水平,他對學習文化知識依然充滿激情。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自考得高分的四種答卷策略 |
|
閱讀下一篇:學考試經驗談:考場上得高分的四種答卷策略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