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級建筑師輔導:建筑結構抗震2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1-12-27

  建筑抗及設防分類與設防目標

  (一)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

  建筑物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4類。

  1.特殊設防類(甲類建筑)

  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破壞會導致嚴重次生災害、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或特別重要的建筑。

  2.重點設防類(乙類建筑)

  地震震災發生后必須維持正常使用或者救災需要的建筑物、人員大量集中的公共建筑物及地震破壞會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和國民經濟重大損失的建筑物。

  3.標注設防類(丙類建筑)

  甲、乙、丁類以外的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物。

  4.適度設防類(丁類建筑)

  次要建筑,一般指地震破壞或倒塌不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經濟損失的建筑。如儲存價值低的物品或人員活動少的單層倉庫建筑。

  (二)抗震設防目標

  抗震設計要達到的目標是在不同頻度和強度的地震發生時,要求建筑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對發生可能性較大的多遇地震,要求結構不受損壞;而對于發生可能性較小的罕遇地震,則允許結構有所損壞,但不倒塌。我國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以下簡稱抗震規范)根據這些原則提出了“三個水準”的抗震設防目標。

  第一水準:當遭受低于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第二水準:當遭受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地震(中震)作用時,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第三水準:當遭受到高于本地區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作用時,建筑不致倒塌或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通常將其概括為:“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在抗震設計時,為滿足上述三水準的目標采用兩階段設計法。

  第一階段設計:按多遇地震作用效應和其他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進行截面設計,以及驗算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彈性變形,這就是所謂的“抗震計算設計”。它使建筑物滿足第一水準設防目標。第一階段設計中還包括抗震概念設計和抗震構造措施,它使建筑物滿足第二水準的設計要求。

  第二階段設計為彈塑性變形驗算,對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時易倒塌的結構,除進行第一階段設計外,還要對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的薄弱層進行彈塑性變形驗算和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使建筑物滿足第三水準的設防要求。

  上面提到的多遇地震〔小震)、基本烈度地震(中震)、罕遇地震(大震)之間的關系大致為:

  小震比基本烈度低1.55度;

  大震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環境 影響評價師考試輔導資料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五月天婷婷丁香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