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公務員考試專業科目考試大綱
來源:21世紀人才網發布時間: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五。城建管理與依法行政:城市建設管理領域內依法行政,行政法律關系,行政行為的分類與成立的條件,行政許可設定范圍與程序,行政處罰的種類與程序,行政復議的范圍、管轄與程序,行政訴訟的原則、受案范圍及主要程序。
第三部分 城市建設管理相關專業知識
一。城市規劃基本理論:城市形成的動因,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城市規劃的任務和作用,城市用地分類與評價,城市用地的構成和空間布局,項目建設規劃控制,城市規劃實施的目的與作用,城市規劃實施的機制、原則。
二。建筑學基本知識:中國建筑的主要分類與特征,公共建筑的空間組織與場地要求,住宅建筑、工業建筑的功能空間組合,場地選擇的基本原則,場地規劃控制要點,場地空間布局,建筑結構的基本類型與特點,建筑材料的分類、基本性質和組成構件,建筑項目策劃與設計。
三。市政公用設施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系統構成,市政公用設施的性質和作用,城市用水分類,主要給水設施布局的原則與要求,城市用水量預測與計算,城市水源保護,城市排水工程的內容,排水體制的選擇,污水量預測與污水處理,城市電源的類型,城市用電負荷預測與計算,城市供電網絡,燃氣種類,燃氣輸配設施布局,城市電信工程,城市垃圾收集和處理,城市工程管線分類、特征與布置原則,城市災害的種類、防災減災系統的構成和設置要求。
四。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我國城市道路的分類,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組成、類型、選擇與組合原則,城市綜合交通的組成,城市交通的特征及交通調查,城市公共交通結構,我國城市交通發展的政策,上海市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基本內容,上海市陸上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體系,上海市構筑國際大都市一體化交通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務與設施的內容,城市交通樞紐設施的分類與特點,城市軌道交通的分類和技術特征,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標準。
五。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生態學及城市生態學的基本知識,城市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與基本功能,環境問題的類型,造成城市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及綜合治理措施,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內容、程序與基本方法,生態工程基本知識,環境規劃編制的原則和程序,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基本內涵,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
六。信息網絡技術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應用: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數據來源與輸入,數據儲存與管理,遙感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基本概念、構成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電子政務在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數據庫技術在數字化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應用,城市網格化管理的基本知識。
《農村建設管理》
第一部分 農村建設管理政策法規
一。十七大報告: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技術創新體系,統籌城鄉發展,支農惠農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長效機制,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保障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鄉村治理機制。
三。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加強和改善黨在農村的領導。
四。建國前后土地改革歷程和農業經濟體制改革:互助合作組織的宗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內容,農業經濟體制改革的路線與方針。
五。改革開放以來有關“三農”的若干“一號文件”: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內容;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建設新農村的要求;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中央對建設新農村的深層次的三大考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的兩條根本原則。
六。相關政策:“三支一扶”的重要意義、“三支一扶”計劃的含義、內容。
第二部分 農村建設管理相關理論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特征,基本框架,經濟運行機制,經濟體制,宏觀調控,收入分配與保障制度。
二。城鄉發展與城鄉關系理論:農村經濟發展一般規律,城鄉關系界定,城鄉關系結構,二元結構理論,城鄉關聯理論。
三。我國城鄉經濟現狀:城鄉二元結構,城鄉關系失調,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四。城鄉統籌與經濟協調發展:城鄉統籌的內涵、出路,城鄉社會整合與社會和諧,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模式,區域工業化、城市化與市場發育的關系,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
五。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體系構建:新農保政策的內容、原則和意義,新農保和老農保的區別、新農保的建立方法,新農保政策的創新。
六。社會管理:社會管理的內涵,社會管理的方法與形式,社會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社會管理創新中的理念更新、方法創新和機制創新,社會管理創新的路徑,社會管理創新對政府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第三部分 農村實務和綜合管理
一。農業農村管理知識:農業生產經營體制,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權益保護,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土地總體規劃,耕地保護,國家和本市有關村民委員會組織相關法規,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相關法規。
二。信息與調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信息處理的程序和方法,調查研究的內容、類型與方法,調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驟。
三。公文寫作概述:公文的主題、構成要素、類型、格式,公文寫作的格式和規則,公文主題的特點,公文結構的特點和形式。
四。行政機關公文的寫作:命令,議案,決定,意見,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
五。機關事務性文書的寫作:計劃,記錄,總結,調查報告,簡報。
六。行政公文的處理:行政公文的辦理,公文的行文規則,行政公文的整理與歸檔,電子文件的管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