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分析:惠農政策農民豈能“不知情”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1-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今天,實現信息公開是很重要的事。因為信息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它只有在公開和公平的語境下被分配使用,才能滿足社會不同主體的平等需要。如果信息資源只是掌握在某些人手中,就很可能造成某種壟斷,對其他主體形成利益掠奪。在國家農機補貼問題上,也正是因為信息資源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內部監(jiān)管失靈,外部監(jiān)督缺失,最終,信息資源變成了某些農機生產企業(yè)和管理部門貪腐的工具。
從實際情況看,當前農民要獲取國家惠農政策這種信息資源,渠道還比較單一。很多時候,他們多是依靠鄉(xiāng)村干部的傳達,甚至是靠“道聽途說”來獲取。這就為信息傳遞中的無意減損甚至有意隱瞞提供了便利,更無法調動和利用受益主體的監(jiān)督積極性。惠農政策本身包裹著巨大的利益,而當前基層監(jiān)管還比較薄弱,層層下發(fā)的過程中,如何避免“雁過拔毛”現象,是好政策口惠實至的關鍵。多種惠農資金被截留、擠占和挪用的現象說明:面對利益之誘,僅僅依靠相關管理部門和基層工作者的“自覺”與“自律”實現信息公開,進而形成立體監(jiān)管,只是一種善良的愿望。
讓惠農政策真正惠及農民,最行之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做法,就是從上到下建立起充分的信息公開制度,保證各種信息渠道充分暢通。讓人們對涉及自身權益的問題擁有充分知情權、行使好監(jiān)督權,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民生工程的“被打折”,制止“惠農”變“坑農”這類惡劣事件的發(fā)生。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