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考申論大作文如何做到思想深刻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申論大作文的寫作一直以來是廣大考生頭疼的題型。不少考生反映,其文章符合主題明確,結構清晰等要求,甚至是基于材料有了一定的延伸和發揮,卻依然得分不高。筆者在看過不少考生的文章后發現,大部分考生的文章都忽視了文章寫作當中很重要的一個要求:思想深刻。即使有些考生談了自己對某種問題的看法,但顯然還沒達到深刻的要求,有些內容只是對材料觀點的變換,這樣是不易得到閱卷者的青睞的。
|
年份 |
考題 |
作答要求 |
| 2008國考省部級 | 請以“人與自然”為題,寫一篇文章。 | (1)參考給定材料,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生動;(2)對在“人與自然”問題上的某種錯誤傾向,應恰當闡述,給予澄清。(3)總字數1000-1200字。 |
| 2008國考地市級 | 請以“從“怒江水電開發”說開去”為題,寫一篇文章。 | (1)結合給定材料,自選角度;(2)符合題意,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3)總字數800-1000字。 |
| 2009國考省部(地市級) | 胡錦濤總書記到河南、安徽考察,引發我們許多思考。請聯系“給定資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 (1)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生動流暢;(2)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緊密結合“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寫一篇視野開闊、見解深刻的文章;(3)報考行政執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可結合“給定資料”中所反映的一個主要問題,寫一篇見解比較深刻的文章;(4)1000~1200字。 |
| 2010國考省部級 | 參考給定資料,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 (1)思想深刻,觀點明確;(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暢達;(3)總字數900~1100字。 |
| 2010國考地市級 | 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具體事例,以“海洋的健康”為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 (1)中心明確,事實與觀點緊密結合;(2)言語暢達,條理清楚;(3)總字數800~1000字。 |
| 2011國考省部級 | 請參考“給定資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 (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
| 2011國考地市級 | 請結合你對這段話的思考,參考“給定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語言流暢;(4)總字數800—1000字。 |
從上表可以看出,近幾年有些大作文題目明確提出了“思想深刻”的要求,這成為考生作文拿高分的重要參考標準。隨著申論命題的越發成熟及對考生機關能力考察的加深,可以預測,未來的申論大作文將越來越重視思想深刻的要求。
那么,怎么樣才能使大作文隱含的思想更加深刻,達到新穎的效果呢?
第一,需弄清思想深刻的要求。按照寫作學的解釋,思想深刻,指應該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主要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質,反映客觀規律。從概念上我們應該明白,思想深刻首先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也是綜合分析題的要求,無論是寫政論文還是策論文,都需在結合材料地基礎上,對材料進入深入挖掘,抓準問題的核心,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次,觀點要具有啟發作用。即觀點要新穎,發人之所未發,道人之所未道,仔細分析材料,提出有力的見解和觀點。最后,要弄清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系。正所謂有因必有果,因果相承。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才更容易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也與申論題目中的概括題、對策題是一脈相承的,故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二,深入挖掘,以小見大。俗話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申論材料當中往往有很多具體的事例或數據,這個時候就需要考生深入挖掘材料,把握每則材料的基本布局,由點帶面,因事生理,見微知著,使主題得到升華。如2008國考地市級大作文題目《“怒江水電開發說”說開去》,考生如果僅僅停留在怒江水電開發這個個別事例上,而沒有上升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高度,文章主題就顯得不夠深刻。
第三,引經據典,妙筆生花。如果在文章的論述中引用些比較經典的名人觀點和哲理警句,對文章無疑可以起到妙筆生花的作用。筆者在給考生測評時,發現不少考生喜歡對自己提出的觀點進行直白的論述,既沒有提出什么見解的話語,也沒有引用任何的名言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樣極易使整篇文章流落于干癟癟的論述,缺乏亮點和生氣。例如09年國考省部級大作文題《人與自然》,如果只是單純地從理論上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闡釋(可能有些文章還只是對材料當中的這兩種關系的再現),沒有一些修飾性的觀點句進行論證,那么文章觀點的說服力會弱化不少。
第四,關注時政熱點,加強理論素養。考生在平時生活當中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關注社會事件,多看一些評論性文章,學習別人透徹分析問題的角度,加強思考,嘗試自己去分析某一問題,不斷總結相應的方法。同時,也需要增加自己的理論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在文章當中進行適當的結合運用,無疑會使文章上升一個檔次。在2011年424公務員聯考《申論》模擬考試中,有的考生在論述怎樣做到“老有所養”的問題時,結尾部分提到了和諧社會的建設,但沒有任何論述,也沒有和文章主題進行充分結合,失去了增加文章亮點的大好機會。
第五,掌握議論的方法。議論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歸納論證、演繹論證、舉例論證、類比論證,因果論證和對比論證等。這些方法在文章的適當運用也可起到證明觀點、突出思想的作用。需注意的是,申論作文字數是在800-1000字,所以在運用多種議論時,要注意語言的簡練,以免喧賓奪主。
最后,筆者在此送給廣大考生三句話:做一個思想深刻的人;多看有思想深度的書;將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現實的土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