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海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高分突破(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0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負擔重,而“繁重”則指工作、任務的數量重。
02、剎那、霎那:前者形容極短的時間,后者指瞬間。
03、斥責、叱責:都含“用嚴厲的語言指責別人的錯誤或罪行”的意思。“斥責”偏重于嚴辭指責。“叱責”偏重于大聲喝叱,強調聲音大。
04、馳馬、馬馳:從前,有個人騎馬到鄉下去。路下,馬受到驚嚇,突然狂奔起來,把行人撞成了重傷。于是傷者的家屬向縣衙告狀。縣官要騎馬人寫答辯狀。騎馬人在答辯狀上寫了自己“馳馬傷人”。他寫完后向一位朋友請教。朋友問清了情況,提筆將“馳馬傷人”改為“馬馳傷人”。他說:“‘馳馬傷人’的主要責任在你,而“馬馳傷人”的主要責任卻在馬不在人。”結果,本應重判的騎馬人,卻因一處妙改而得到了輕判。“馳馬”和“馬馳”,只顛倒了一下詞序,意思卻大不一樣。
05、呈現、浮現: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指具體的事物在眼前顯現出來。“呈現”較清楚,持續的時間長,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現多在事物本身,有時在人的眼前;對象多是現實的事物,如顏色、景色、神情、氣氛等。“浮現”往往是影影綽綽的,持續的時間較短,多是想象的,有時是直接看到的;浮現多在腦中、眼前、臉上等。對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時可換用,如“臉上呈現(浮現)出喜悅的神情”。
06、嘲笑、譏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語意輕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語意比較輕;“譏笑”指帶有諷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語意較重。
07、查看、察看:前者指檢查、觀察事物存在的情況;后者指為了解情況而細看。
08、處罰、懲罰:前者詞義輕,后者詞義重。
09、沉思、深思、尋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貫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尋思”重在思考的反復;“神思”指精神、心緒。
10、才能、才華:前者側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側重于在文學藝術方面顯露出來的智慧和特長。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