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蟻族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生存現狀
生活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思想情緒波動較大,挫折感、焦慮感等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普遍不愿意與家人說明真實境況,與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聯網并以此宣泄情緒。
“蟻族”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于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
四、“蟻族”聚居處社會問題
與現實生活中“蟻族”的龐大數量相比,在社會關注度上,“蟻族”卻是一個極少為人所知的群體,F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的是以“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民”為主題的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而有關“蟻族”的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都寥寥無幾。在外來流動人口成為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特別是打工文學)關注的主題,同時也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和焦點時,“蟻族”卻埋沒于“青年農民工”、“流動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們既沒有納入政府、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也很少出現在學者、新聞記者的視野之中。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被漠視和淡忘的群體!這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同情的群體!
“蟻族”在主流話語中的缺失,并不代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重要!
2010年,“蟻族”的主要聚居區——北京市唐家嶺村面臨拆遷。大約5萬唐家嶺租客不得不另覓他處。
五、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城市化、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結構性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蟻族”的數量在未來幾年內必將急劇增加。因此,盡管“蟻族”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但日益顯現的“蟻族”現象應當引起社會的充分關注和重視。
執著未來憧憬明天
六、解決對策
第一,建立公平合理的農民工報酬、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機制。
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對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作用的基本定位,我們必須公平對待新生代農民工,構建合理的農民工工資報酬制度,建立規范有序的就業制度、平等的人力資本投入制度和開放的社會保障制度,讓農民工合理分享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不斷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保證和基本渠道。
第二,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戶籍制度的本質是依附于其上的種種福利、政策和管理方式,如何改革戶籍制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政府應著力研究盡快采取行動,逐步降低農民工入戶門檻,在為城市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獎勵型入戶、購買城市房屋的投資型入戶等制度的基礎上,把在本市居住多少年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可以入戶的制度也納入進來,直至條件成熟時,取消戶籍的城鄉劃分和地域劃分。
第三,為新生代農民工制定相應的住房政策。
“新生代農民工”要想擺脫漂移不定的狀態,“居者有其屋”是最有效的解決途徑之一。客觀地說,在現有戶籍制度尚未改變的前提下,任何城市的住房政策制定者都不敢也不愿全部將農民工納入自己的保障住房范圍。假如農民工可購買經濟適用房,將很快吸引很多農民工進城入住直至城市不堪重負。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是為農民工提供廉租房,為“新生代農民工”修建宿舍或單身公寓。從長遠看,應綜合考慮集體農村土地制度下農民工進城后土地權益的變現問題。
第四,建立健全新生代農民工政策服務體系。
以市場載體、職業介紹、勞動力培訓為重點,全面提升新生代農民工轉移就業服務水平,形成覆蓋市、縣、鄉的職業介紹體系;引導和發展民間培訓機構,規范新生代農民工就業服務行為;進一步完善勞動事務代理等“一站式”服務,使農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樣的就業服務;加大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力度,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第五,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新生代農民工整體素質。穩定就業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基本需求,促進就業的關鍵是提高其就業能力,而素質和技能培訓是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能力的重要一環。當前,首先要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培訓考核及資金監管辦法,規范農民工技能培訓。其次,加大資金投入,足額保證農民工培訓補貼資金,設立專項資金,整合培訓資源,改善勞動力技能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提高培訓質量。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