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經典申論文章十二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申論寫作:取消事業單位干部稱號追求社會平等
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今年,江蘇省將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先根據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職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科學區分和界定單位性質。對不同性質的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通知要求江蘇各事業單位逐步推行“職員制”,并取消國家干部稱號,消除國家干部、聘用人員區別。(《新京報》7月6日)
所謂的身份,是指人在社會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身份劃分標準不一樣,但無論怎么劃分,身份都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與不平等,以及所享有的權利與履行的義務不同。雖然建國以來,人民成為社會的主人,從理論上講,工作只是勞動分工不同,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但在工作實踐中,每個人卻又被賦予了干部、工人,正式工與臨時工等不同的身份。身份的不同,使人在提干、工資發放、交納養老統籌等各個方面存在差異。比如,筆者有個朋友在某雜志社當記者、編輯,他組稿、編寫能力很強,是雜志社的絕對骨干,但遺憾的是他每天累死累活地干,每個月才領取不到2000元的工資,而其他幾個同事,工作能力一般,整天悠閑地喝水抽煙,無所事事,每月卻能領取4000多元的工資,并且單位里還為其交納養老保險。為什么?只因為我的朋友只是一個被聘用的編輯,而其他人是雜志社的正式工,是干部身份。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