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行測選詞填空模擬試題(5)
來源:發布時間:2011-10-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黃昏后,你穿過________的樹影,踏著鋪石板小徑,進入這家老店。在后院的葡萄架下,尋一個好座位。長條的木板桌椅都漆成淡綠色,帶著此地農舍由來已久的風格。掛在葡萄藤上的舊式風燈,將密密實實的巴掌似的葡萄葉照得________,饒有畫意。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斑斑駁駁 深深淺淺 B.重重疊疊 深深淺淺C.斑斑駁駁 零零碎碎 D.重重疊疊 零零碎碎2.在中國古代,憑吊古跡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歷史和地理的交錯中,_________ 般的生命感悟甚至會使一個人脫胎換骨。那應是黃昏時分吧,離開廣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車在__________間越走越慢,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種沉郁的氣流涌向喉頭,涌向口腔,他長長一吐,音調渾厚而悠揚。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閃電 夕陽衰草 B.雷擊 夕陽衰草C.閃電 長亭古道 D.雷擊 長亭古道3.老莊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聰明人,道德經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聰明哲學。然聰明至此,已近老猾奸巨之哲學,不為天下先?則永遠打不倒,蓋老猾巨奸之哲學無疑。蓋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_______,及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__________,何如不為以養吾生。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強駑之末 為而無效 B.強弩之末 苦心孤詣C.聰明之害 苦心孤詣 D.聰明之害 為而無效4.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敗,這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釀成乃是中國農耕文明_________與西方工業文明__________的雙重結果。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式微 侵凌 B.消亡 侵略C.衰落 熏陶 D.變革 影響5.中國人的歷史知識,多半兒是從“講史”中得來,有本事、有耐心抱著二十四史讀下來的,______.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寥若晨星 B.歷歷可數 C.孤鸞寡鶴 D.光前絕后
「解析」
1.B 「解析」斑斑駁駁,指色彩雜亂,這里的樹影只能是一種顏色,因此不選斑斑駁駁,排除A、C;由于燈光的作用,葡萄葉會被照的亮度“深深淺淺”而不會變得“零零碎碎”。
2.B 「解析」“閃電”形容“迅疾與快速”,而文段強調的是帶來重大影響“使一個人脫胎換骨”,可見選“雷擊”更合適;由“黃昏時分”可知第二個空應該填“夕陽衰草”。
3.D「解析」強弩之末,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這里是指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顯現它不好的地方,因此選“聰明之害”最為恰當;第二個空在對“為”與“不為”進行對比,在“為而無效”的情況下,不如“無為”,因此選D項。
4.A 「解析」清末是中國農耕文化衰落的時候,因此排除B、D;甲午戰爭是日本對我們的侵略,不能選褒義詞“熏陶”,排除C;只有A項正確。
5.A「解析」寥若晨星:稀疏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為數極少。歷歷可數:可以清楚地一個個或一件件數出來。孤鸞寡鵠,比喻單身的男女。光前絕后:比喻事情做得干凈利落,不留痕跡。文段主要說明的是認真讀二十四史的人少,因此選A項。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