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監理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精講60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06
三、目標控制的前提工作(熟悉)
為了進行有效的目標控制,必須做好兩項重要的前提工作:一是目標規劃和計劃,二是目標控制的組織。
(一)目標規劃和計劃
要進行目標控制,首先必須對目標進行合理的規劃并制定相應的計劃。目標規劃和計劃越明確、越具體、越全面,目標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1.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的關系(P66圖3-5)
目標規劃需要反復進行多次。這表明,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的動態性相一致。建設工程的實施要根據目標規劃和計劃進行控制,力求使之符合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要求。
另一方面,隨著建設工程的進展,目標和計劃可能出現偏差,要求目標規劃與之相適應,需要在新的條件和情況下不斷深入、細化,并可能需要對前一階段的目標規劃作出必要的修正或調整,真正成為目標控制的依據。由此可見,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之間表現出一種交替出現的循環關系,但這種循環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新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的循環,每一次循環都有新的內容,新的發展。
2.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
應當說,目標控制的效果直接取決于目標控制的措施是否得力,是否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及采取控制措施的時間是否及時等。但是,目標控制的效果雖然是客觀的,而人們對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卻是主觀的,通常是將實際結果與預定的目標和計劃進行比較。如果出現較大的偏差,一般就認為控制效果較差;反之,則認為控制效果較好。從這個意義上講,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
為了提高并客觀評價目標控制的效果,需要提高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合理確定并分解目標。
目標和計劃的關系:
計劃是對實現總目標的方法、措施和過程的組織和安排,是建設工程實施的依據和指南。計劃不僅是對目標的實施,也是對目標的進一步論證。計劃是許多更細、更具體的目標的組合。
二是制定可行且優化的計劃。
制定計劃首先要保證計劃的可行性,即保證計劃的技術、資源、經濟和財務的可行性,保證建設工程的實施能夠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人力、物力和財力。首先,必須了解并認真分析擬建建設工程自身的客觀規律性,充分考慮工程規模、技術復雜程度、質量水平、主要工作的邏輯關系等因素;其次,要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因素對計劃實施的影響,留有一定余地;此外,還要考慮業主的支付能力(資金籌措能力)、設備供應能力、管理和協調能力等。
確保計劃可行的基礎上,還應根據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力求使計劃優化。對計劃的優化實際上是作多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只是相對意義上最優的計劃,不可能是絕對意義上最優的計劃。
計劃制定得越明確、越完善,目標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目標控制的效果直接取決于()。
A.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是否科學
B.目標控制措施是否得力
C.目標規劃的質量
D.目標計劃的質量
答案:B
下列關于目標和計劃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應當根據計劃來制定目標
B.計劃必須保證目標的實現
C.計劃是對目標的進一步論證
D.目標是對計劃的進一步論證
答案:C
(二)組織
建設工程目標控制的所有活動以及計劃的實施都是由目標控制人員來實現的。要有明確的控制機構和人員,并且其任務和職能分工要明確。合理而有效的組織是目標控制的重要保障。目標控制的組織機構和任務分工越明確、越完善,目標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為了有效地進行目標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組織工作:(1)設置目標控制機構;(2)配備合適的目標控制人員;(3)落實目標控制機構和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4)合理組織目標控制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