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各章復習的重點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基礎心理學名詞解析:機械心理學(Mechanical psychology) 名詞:機械心理學(Mechanical psychology) 解釋:在心理學史上,無意識的概念是與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聯系在一起的。然而,關于無意識心理狀態的假說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萊布尼茨闡釋過“次要知覺”,指的就是無意識;J.赫爾巴特曾將心理分為意識領域和無意識領域,并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種競相進入意識的觀念之間的一種競爭;H.霍爾姆霍茨相信從感覺原子中得到的經驗世界的構造要求無意識推斷的存在:J.沙可在應用催眠理論的過程中,發現存在著一個脫離意識的心理王國;F.尼采說過“意識只是表層”;A.叔本華聲稱“人類靈魂中存在野蠻的獸性”弗洛伊德的貢獻在于;他檢驗所有這些假說,創建了精神分析學派,形成了一門以研究無意識心理為主的科學心理學。正如弗洛伊德本人所說:精神分析代表了對人類自尊的第三次打擊。第一次打擊是N.哥白尼論證了人類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擊是C.達爾文證明了人類像任何其他動物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擊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類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 1、方法論基礎 弗洛伊德不想去建立一種有關無意識的實驗方法,也不歡迎別人試圖實驗性地去驗證他的觀點。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S.羅森茨韋格曾寫信給弗洛伊德,談到他希冀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在回信中非常簡潔地作了答復:“我頗有興趣地檢查了你們試圖驗證精神分析命題的實驗研究,我不會對這種實證給予很高的評價,因為這些命題所依賴的可靠觀察的豐富性使它們與實驗驗證無關。當然,這么做是無害的。” 弗洛伊德據以建立精神分析的“可靠觀察的豐富性”由他的臨床病例所組成。他將與患者的談話記錄作為科學資料,將對這些資料的分析作為研究的科學方法。對弗洛伊德來說,成功的治療本身并非目的,而是為精神分析理論的可靠性提供證據。這里,對弗洛伊德最具吸引力的,是通向科學心理學的生理學道路。 在弗洛伊德時代,最常見的神經癥是歇斯底里,它表現為心因性軀體癥狀,諸如軀體麻木和感知缺失等。1896年,弗洛伊德曾寫過一篇文章,第一次宣布歇斯底里并非魔鬼纏身,也非道德淪喪,而是一種具有心理病源(尤其是性)的癥狀。遺憾的是,當時的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協會主席R.馮。克拉夫特-埃賓卻把弗洛伊德的觀點稱之為“科學的神話”。 弗洛伊德的這一觀點起始于他1894~1895年所寫的手稿《科學心理學之規劃》,從中可以發現通向科學心理學的生理學道路。當時,弗洛伊德為兩個目標所苦惱:第一是檢驗,如果有人引進定量的思考,那么心理機能的理論會是什么形態;第二是如何從精神病理學中汲取一些可為科學心理學所利用的東西。在該手稿中,弗洛伊德闡釋了他的意“建立一門屬于自然科學的心理學,把人的心理過程看作是可用物質微粒來說明的量化決定狀態。”為此,他發展了關于心靈和行為的普遍理論,使用的完全是生理學的和量化的術語。 例如,動機被描述為神經元之間的間隙處(現稱突觸)引起緊張的結果,這種緊張使人感到不快,跨越間隙,緊張最終得以釋放;記憶被解釋為神經元間隙處滲透性(現稱突觸強度)的改變,這是連接著的神經元重復興奮的結果。用相似的量化神經病學方法,弗洛伊德解釋了從妄想到認知的全部“心理機能”。 繼那部手稿以后,弗洛伊德開始從事自我分析。借助這種方法,他發現了出現在心理無意識中的行為和心理事件的原因,并區分了“真性神經癥”和“心理神經癥”。前者是真正軀體病癥,由“某種神經病毒增加或減少所引起”;后者包括歇斯底里,是由“心因性的或依靠無意識觀念的情緒作用所引起”的。 隨著自我分析方法的運用,弗洛伊德開始從機械生理學解釋轉向進化生物學解釋。那時的大多數科學家,包括馮特,接受了德國達爾文主義先驅E.海克爾的“生源定律”。根據“生源定律”,個體的發生重演了種族發生,也就是說,“任何生物的胚胎是對它的種系發生道路的重復”。由此,一個人類胎兒經歷了兩棲階段、爬行階段、簡單的哺乳階段等等,直到他形成人的雛形。于是,弗洛伊德把“生源定律”擴展至心理發展,作為其研究性心理發展階段的方法論基礎。 2、無意識概念的演變 無意識概念是不能為傳統的意識心理學家所接受的。在這些心理學家看來,心理科學是意識的科學。例如,弗洛伊德的導師F.布倫塔諾就堅持拒絕無意識概念。W.詹姆斯贊同布倫塔諾的觀點,認為假設無意識的存在有著科學上的危險性。由于界定上的無意識是無法觀察到的,因此它很容易成為一種實用的工具,借此構造無法測量的理論。 然而,弗洛伊德卻堅持無意識的概念,并把無意識的理論視作“精神分析研究的頂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克勞頓的阿爾克曼恩。在某種意義上,他是第一個得到承認的心理學家,并對后來的心理學締造者產生影響。阿爾克曼恩受過醫學訓練,實施過某些早期的解剖,以期探究人類的知覺。他解剖過眼睛,發現視神經通向大腦,于是提出感覺和思維發生于大腦之中。阿爾克曼恩的著述暗示著哲學中心理學分支的創立,因為他試圖通過從生理學領域借用過來的科學方法解答哲學中的理智問題。W.馮特、W.詹姆斯和S.弗洛伊德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從中獲得過啟發。 3、經驗主義 在哲學形成和哲學爭鳴的過程中,恩培多克勒倡導了經驗主義。恩培多克勒既是一位醫生又是一位哲學家,其心理學觀點主要是發展了一種有關知覺的理論,也即借助我們的感官來證實我們常識的可靠性。在他看來,物體散發著射出物,這些射出物是其本身感覺方式的獨特復本。例如,我們的鼻子對某些事物發出的特定分子作出反應。一切種類的知覺均是如此,而且,這些射出物進入血液,與心臟相遇,隨著心臟的跳動,攪動了射出物,那便是思考。雖然現今看來,這種觀點甚為荒謬,然而它對于自然主義卻是重要的進步,因為它給心理活動提供了純物理的基礎,而不僅僅把心理活動歸因于靈魂。 恩培多克勒的觀點,就其特征而言,是經驗主義的觀點。他聲稱,我們通過觀察現實,特別是通過物體內在化的復本而認識現實。思維產渙誦露鰨嘉蘢齙模皇嵌躍櫚腦詠兄匭屢帕小K裕酥な滴頤竊諤驕空胬淼墓討性擻酶泄伲匭氡礱髡廡└泄偈僑綰喂ぷ韉摹S紗耍厝換嵋⒏泄倩艿男睦硌Ю礪邸? 4、原子主義 在古希臘哲學家中間,米利都的留基伯及其門生阿布德拉的德謨克利特提出:一切物體都是由無限小的原子組成的。原子主義者的箴言是“唯有原子和真空存在于現實”;在廣袤的空間只有物質原子。如果只有原子存在著,那么靈魂和自由意志必定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可以還原為我們物質身體的機械作用。德謨克利特認為,每一種物體都發射特殊種類的原子,這種原子稱作“愛多拉”(eidola),它是物體的復本。當“愛多拉”作用于我們的感官時,我們通過物體的復本間接地知覺該物體。這樣,我們的思維過程被限定在大腦中把“愛多拉”的映象聚集和拆開。然而,我們無法知道“愛多拉”是否是發射“愛多拉”的物體的準確復本。如果它們是不準確的,我們對真實物體的“認識”便會有錯。這一問題后來成為18世紀經驗主義者的一塊絆腳石。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心理咨詢:基礎心理學輔導(8) |
|
閱讀下一篇:心理咨詢:基礎心理學輔導(6)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