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中語感素質的培養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行政能力測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試題是對公務員考生所具有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一種測評,其考察的標準是行政工作所要求的一般言語理解與表達水平,這部分試題就呈現出標準化能力型的特點。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是將漢語言文字編輯、組合、加工而成,其中,漢語言文字的形象性、隱晦性和模糊性等等,使我們在做題時不僅要進行理性分析,而且還要重視整體感悟。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的銳敏的感覺。”
公務員考試題量較大,時間較短,平均一道題必須在不到一分鐘之內給出答案。特別是遇到模棱兩可的題目,有時通過語感即可很快得出正確答案。那么怎樣來培養語感素質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
(一)培養形象感
即是提倡我們展開聯想,激活大腦中與文字有關的表象,將文字語言轉變為比較形象的視象。在平日閱讀文章過程中,通過我們自己的想象才能走進作品所描寫的世界,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意境等等,這樣才有可能挖掘出語言文字有可能暗示和啟發的情感。
(二)強調誦讀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是培養語感最好的策略,通過閱讀,我們可以鍛煉捕捉語言主旨的能力、迅速評價作者意愿的能力以及對關鍵字、句的把握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于言語理解與表達測試是至關重要的。
(三)培養意蘊感
高爾基曾經說過:“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平日閱讀中,我們要注意去體會和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很多試題,例如意圖推斷題,就需要考生通過對一小段文字的閱讀,推出作者寫作意圖。大部分題目是不可能直接從文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去推敲。因此,在閱讀語言材料時,遇到某些字句,就可以認真研究一番,找出這些字句的意義。
語感素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我們的持之以恒,在日常一切交際中,有意識的去培養語感,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敏感能力,必將對語感素質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公務員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更勝一籌。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