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醫執業醫師基礎理論:正常體質的分類
來源: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網發布時間:2011-06-22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復習,參加2011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育路教育網特收集匯總了中西醫執業醫師基礎理論的輔導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順利通過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
2011中醫執業醫師基礎理論:正常體質的分類
“陰陽勻平,命之曰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因此,理想的體質應是陰陽平和之質,但是陰陽的平衡是陰陽消長動態平衡,所以總是存在偏陰或偏陽的狀態,只要不超過機體的調節和適應能力,均屬于正常生理狀態。因此,人體正常體質大致可分為陰陽平和質、偏陽質和偏陰質三種類型。
(一)陰陽平和質
陰陽平和質是功能較協調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其身體強壯,胖瘦適度,或雖胖而不臃滯,雖瘦而有精神;其面色與膚色雖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潤含蓄,目光有神,性格隨和、開朗,食量適中,二便調暢,對自身調節和對外適應能力強。陰陽乎和質者,不易感受外邪,少生疾病,即使患病,往往自愈或易于治愈:其精力充沛,工作潛力大,夜眠安穩,休息效率高。如后天調養得宜,無暴力外傷或慢性病患,則其體質不易改變,易獲長壽。
(二)偏陽質
偏陽質是指具有偏于亢奮、偏熱、多動等特性的體質。偏陽質者,多見形體偏瘦,但較結實。其面色多略偏紅或微蒼黑,或呈油性皮膚;性格外向,喜動,易急躁,自制力較差;其食量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偏陽質者平時畏熱、喜冷,或體溫略偏高,動則易出汗,喜飲水;精力旺盛,動作敏捷,反應快,性欲旺盛。
偏陽質的人對風、暑、熱邪的易感性較強,受邪發病后多表現為熱證、實證,并化燥、傷陰。皮膚易生癤瘡。內傷為病多見火旺、陽亢或兼陰虛之證,容易發生眩暈、頭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等病癥。
此類體質的人陽氣偏亢,多動少靜,有耗陰之熱。兼之操勞過度,思慮不節,縱欲失精,則必將加速陰傷,而發展演化為臨床常見的陽亢、陰虛、痰火等病理性體質。
(三)偏陰質
偏陰質是指具有偏陽不足、偏寒、多靜等特性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多見形體偏胖,但較弱,容易疲勞;面色偏白而欠華;性格內向,喜靜少動,或膽小易驚;食量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時畏寒、喜熱,或體溫偏低。精力偏弱,動作遲緩,反應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