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論指導:細說公文語言 明確四大要求

來源:發布時間:2011-06-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近幾年,公文寫作成為申論試卷的“常客”,無論是國考還是地方考試,無論是多省聯考還是一省單考,公文寫作基本上都穩守第三道題。公文除了內容、格式等,尤其獨特的地方,語言也是一大難題,大部分考生在此也都會有所失分。因此,博大弘仕老師在此詳細給大家介紹公文的語言特點和要求。

    公文,作為上傳下達,與人直接交流溝通的載體,因此,它除了要符合申論的語言要求外,還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準確、規范、簡明和得體。

    (一)準確

    準確就是指用詞造句準確貼切,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嚴謹,讓閱卷老師一看就能看懂,不會產生誤解。具體的要求:

    1. 概念清楚,不會產生歧義,不能模棱兩可。在公文撰寫中,但凡容易產生歧義的句子或詞語都要限制使用,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斟酌;要慎用多義詞或“大約”、“也許”、“大致尚可”等這樣模棱兩可的詞語。而我們同學寫出來的公文,有時候需要帶個翻譯在旁邊,老師經常會看不懂。這樣的情況一定要避免。

    2. 禁止誤用某些詞語或句子,尤其是近義詞。注意辨析近義詞語的區別,在引用成語、俗語、歇后語、名言警句時必須要透徹詞句的含義,嚴禁望文生義、俗語誤用之類的錯誤。這就告訴我們一定要準確使用詞語,要遵守語法規范和基本的語文常識,不能出現病句。病句也是我們考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經常犯的毛病。

    3. 把握分寸,褒貶恰當。要掌握詞義的輕重和感情色彩,肯否恰當,避免過分貶義或過分褒義等語句的出現。通常,大家在寫文章的時候要以中性詞為主,適當增加褒義詞,但是貶義詞盡量避免。

    (二)規范

    規范是指公文的語言除了要遵守基本的語法規范外,還需要遵守公文的語言自有的一套標準。這套標準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統一規定,必須按規撰寫。具體的要求:

    1. 符合規范的現代漢語的書面語,禁用地方話。有些考生在寫文章時,會情不自禁地將地方方言代入到文章中,那么這種情況在公文撰寫中必須要避免。

    2. 使用規范的文字,不寫錯別字,不寫不規范的簡化字。錯別字是目前大家經常出現的文字錯誤。現在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大家動筆寫字較少,文字有所生疏,因此經常落筆就有錯別字,希望大家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多動筆寫字,不要過于依賴電腦或手機。

    3. 使用規范的詞語,尤其是專業術語,禁止半文半白、中文中夾雜著不必要的英文單詞、生編硬造的詞語或網絡語言。隨著網絡的發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繁,部分考生在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會夾帶著英文單詞、網絡語言或生編硬造的詞語,這些都是禁止出現在公文中的。

    4.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并按照國家標準使用漢字數字和阿拉伯數字。這一點是大家最容易忽視,也是公文必須要遵守的語言規范。我們國家對標點符號的使用、數字的使用都有明確的規定,大家在撰寫公文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規范使用,尤其要注意那些與日常生活習慣有出入的規范。

    (三)簡明

    簡明是申論語言的要求,也是公文的語言要求。簡明包含兩點,一是簡潔,言簡意賅;二是明了,既要簡潔,又要清楚。兩者缺一不可,既不能字少了,但是看不懂;也不能文意清晰,但是很羅嗦。具體的要求:

    1. 開門見山,直陳其事,不要兜圈子。撰寫公文,不必像文學作品那樣,還需要做個鋪墊或者設置謎題,引人入勝,我們只需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寫明公文的主要內容即可。

    2. 使用規范化簡稱。凡不是人人周知或只在特定領域、特定人群中使用的簡稱,首次出現的時候要全稱,以后再出現就可以用簡稱。例如“加州”是“加利福尼亞州”的簡稱,首次出現就需要用全稱,“加利福尼亞州(下稱加州)”;另外,使用簡稱要使用約定俗成的規范用法,例如中紀委、中組部等。

    3. 多用陳述句、祈使句,少用描寫句、疑問句和感嘆句。當撰寫報告、交代問題時,盡量使用陳述句,將問題表達清晰;當布置任務,傳達精神的時候,應盡量使用祈使句,動詞開頭,說明具體怎么做。換句話說,上行文應盡量使用陳述句,下行文盡量使用祈使句。而對于描寫的句子,帶有個人感情的疑問句或感嘆句應該盡量少用。

    (四)得體

    語言得體是指申論的語言要恰當,符合時宜,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旧峡梢园瑑煞矫妫皇乔f重,二是通俗。

    莊重一般是針對上行文和平行文,指文雅莊重,嚴肅認真,不能油腔滑調,胡吹亂侃,詞語要謙虛恭敬,誠摯懇切,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具體的要求:

    1. 要用專用語。為了體現莊重,在公文撰寫中要盡量使用公文的專用語,例如“特派”、“驚悉”、“茲”、“請予審批”、“妥否,請予批復”等。

    2. 要用書面語,慎用口語,要體現端莊、鄭重。這一點要求應該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要使用書面語而非口語,因為書面語的語感要比口語更加正式,這符合莊重的要求。例如口語中的“沒有”,在公文中我們應該用“未”,“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說“未簽訂勞動合同”:“到了”可以用“至”代替,“偷運到了國外”可以說“偷運至境外”。

    通俗一般是針對下行文,要求語言通俗易懂,用語肯定明確,平易樸實,要讓下級機關明確發文者的意思。具體的要求:

    1. 少用專業術語,盡量使用人人都知曉的詞句。專業術語一般都是專業領域中使用的語言,這些語言不見得人人都能懂,例如社保金中的“老人”、“新人”、“中人”這樣的詞語不見得人人都懂,因此我們在寫公文的時候就要盡量少用這些語言,如果必須用到,需要對此進行解釋。

    2. 少用艱澀難懂的詞語,盡量使用人人都能聽懂的詞句。尤其是對于“致廣大**的一封信”、“宣傳材料”、“公告”這種針對廣大群眾的文種,語言就需要樸實,簡單,要保證“婦孺皆懂”,因此像古文或不太常見的詞語就應該少用。

    3. 可以考慮使用帶有口語色彩的詞句。下行文可以考慮適當使用口語色彩的詞句,這樣增加文章的親近感,拉近撰文者與閱讀者之間的距離。

    總的來說,公文的語言只要符合上述四點要求,就屬于合格的語言。但是,為了做到語言的準確、簡明等要求,就需要對問題認識到位,深刻,這樣才能做到“有話說,而且說得對”。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