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行測指導:判斷閱讀考題的特點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考四種題型:片斷閱讀、選詞填空、病句、篇章閱讀
片斷閱讀這部分試題難不難?
不難,但得高分比較難
為什么說這部分不難?
第一,題干中都是漢字,不是英語,所以我們都認識,比如2007年的第8題。第二,我們從小就學習總結段落大意,所以這部分能力我們有。
卻又不容易拿高分呢?孫紅林老師在這里給同學們做一個分析,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本末倒置。
第二,主觀性。和數學運算不一樣。這部分內容的主觀性比較大,因此,對于同樣一個試題,不同的考生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但是出題人的角度畢竟只有一個,如果我們與他們的思維不一致的,這個題就會出錯。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認為自己看懂了,卻做不對題。這也就說明了,在片段閱讀這部分考題中,為什么每年都會有一些爭議的題目。所以,我們以后再做題的時候就要使這站在出題人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假設一下,如果我是出題人,我為什么要出這樣一道題。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時常站到出題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
第三,審題不細,沒有審清問題要我們做什么。有的考生或由于緊張,或由于粗心,在或是平時做題習慣,往往就沒有審好出題人所問,有的考題明明文的是不符合題干的一項是,而有些同學偏偏選擇,符合題干的一項。一看第一個選項A恰合題干的意思,就大筆一揮,自己還挺高興,終于做對了一道題。這種情況看似幼稚,但是,每年都會出現。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審好題。這可是血的教訓啊!
第四,出題人在選項上做手腳。常見的有引導你自己進行推論、自己出推論、偷換概念、運用模糊語言等。這些模糊的選項,往往就給我們制造了一些陷阱,如果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的陷阱。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