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學及其基本問題 (一)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1.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2.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 3.方法論同世界觀是統一的。 4.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恩格斯在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思維和存在(或者說:物質和意識、自然界和精神)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的問題,即誰是世界的本原、誰派生誰的問題。 對此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2)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即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是否承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哲學派別的標準。 可知論堅持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一切唯物主義都是可知論,徹底的唯心主義也是可知論,如黑格爾。 不可知論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認為世界是不能被認識或不能被完全認識的。不徹底的唯心主義是不可知論,如休謨(徹底的不可知論: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感覺之外是否存在客觀世界是不能回答的。)、康德(不徹底的不可知論:人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莊子(知人知面不知心: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 (三)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是歷史唯物主義;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是歷史唯心主義。 二、唯物主義發展的三種歷史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為機械唯物主義它最大的缺陷是:不徹底性,即“半截子的唯物主義”。不能把對自然界的唯物主義觀點貫徹到社會領域,堅持的是唯心主義的歷史觀。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 三、辯證法及其歷史形態 (一)關于世界“是什么”的問題,形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關于世界“怎么樣”的問題,形成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形而上學則主張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 是否承認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斗爭的焦點和分水嶺。 (二)辯證法發展的三種歷史形態 1.古代樸素的辯證法 2.近代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辯證法 3.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辯證法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 在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其關鍵就在于:在科學的實踐觀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形成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是徹底的、實踐的唯物主義哲學。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考研政治經濟學復習指導上篇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
·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訪談實錄】2011考研政治真題點評 |
·2011年考研政治科目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考研教育網:2011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 |
·文都徐之明版2011年考研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
·文都版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2011年考研政治押題預測:法律基礎部分知識框 |
·2011年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押題預測 |
·2011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押題預 |
·2011年考研政治分析題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