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行測精選訓練題及答案五十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1-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編輯整理2011年國考行測精選訓練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試題1: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鮮明而有力地擁護那應當擁護的東西,同時也一定要鮮明而有力地反對那應當反對的東西。這才會是生氣勃勃的好文章。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 真正的好文章有兩條衡量標準
B: 真正的好文章應愛憎分明
C: 寫好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每件事的好壞標準
D:真正的好文章應有鮮明而正確的觀點
答案: D
試題2: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是近年來在中央國家機關中青年公務員中出現的新現象。據了解,今年這種趨向在往年已較熱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明顯升溫的勢頭。對這段話最準確的復述是:( )。
A: 國家機關青年公務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是一種新現象
B: 國家機關青年公務員“攻博熱”已有幾年的歷史
C: 國家機關青年公務員“攻博熱”繼續升溫
D: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成為國家機關青年公務員追求的新事物
答案: C
試題3:當前,一些單位、部門只收費不辦事,或收了費沒辦好事,有的甚至把亂收費獲得的資金用來蓋住宅、蓋辦公大樓、購小汽車、發獎金、大吃大喝等等。亂收費的不正之風嚴重腐蝕人們的思想,而且使一部分干部掉進違紀、犯罪的深淵。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亂收費( )。
A: 實質是以權謀私
B: 容易產生****
C: 影響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D:干擾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答案: A
試題4:1995年11月4日晚,為世人所熟悉的以色列總理拉賓在特拉維夫市的10萬人大集會上演講完畢,當他正要抬腿上車時,三顆罪惡的子彈射向了這位73歲的老人。對這段話最準確的復述是:( )。
A: 拉賓遇害,享年73歲
B: 拉賓在10萬人大集會時遇刺身亡,享年73歲
C: 拉賓在特拉維夫的一次集會上遇害,享年73歲
D:1995年11月24日,拉賓在特拉維夫的一次集會遇害,享年73歲
答案: D
試題5:農業部負責人日前提出:明年開始全國各地將從四個方面實施新一輪的“菜籃子工程”。對這段話最準確的復述是:( )。
A: 農業部負責人提出新一輪“菜籃子工程”計劃
B: 全國各地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明年啟動
C: 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D:農業部從四個方面對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提出了要求
答案: B
試題6:杰出的數學家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晝夜不舍,數十年如一日。著名的作家姚雪垠,每天凌晨3時起床,奮筆寫作,下午則讀書,研究史料,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女青年張文淑,把全部業余時間用于中國醫學、中醫學、皮膚科病的自學,成了醫治皮膚病的專家。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個論點,即:( )。
A: 陳景潤、姚雪垠、張文淑研究的領域不同
B: 陳景潤、姚雪垠、張文淑研究的方法不一樣
C: 凡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己刻苦努力、專心鉆研成才的
D:陳景潤、姚雪垠、張文淑的工作習慣不同
答案: C
試題7: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最后要歸功于人工選擇。自然選擇進程緩慢,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示它的作用,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它的進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果。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 人工栽培的歷史雖短,卻成就非凡
B: 自然選擇沒有人工選擇好
C: 人工選擇能使花的顏色更紅
D:人工選擇加快了花的變化進程
答案: D
試題8:隨著物理學、化學、數學向生物學滲透,許多有遠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紛紛轉向生物學課題的研究,使生物學飛速發展。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即“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是一個很典型的例證。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 多種學科向生物學科的滲透,促進了生物學的飛速發展
B: 生物學成了許多有遠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熱衷研究的學科
C: 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數學家的功勞
D: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證明現代社會缺少一流的生物學家
答案: A
試題9:蟋蟀的聽覺系統,由耳朵、充氣的管道和通氣孔組成。由于蟋蟀的左右耳朵相互連著,而且耳朵又與通氣孔相連,所以外界的聲音可以從三條渠道中任意一條進入耳朵。蟋蟀就是利用左耳和右耳對來自不同位置的聲源響應時間差定聲源位置的。這段話直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 蟋蟀的聽覺系統很特別
B: 外界的聲音有三條渠道進入蟋蟀耳朵
C: 蟋蟀通過聽覺系統探測出聲源的位置
D:蟋蟀的耳朵有很多功能
答案: C
試題10:本人不是追星族。并非因為覺得追星泯滅自我,盲目幼稚,丟人現眼,而是生性愚鈍,早沒了那“雅性”;如今的電影電視,有幾部是值得從頭看到底的?如今的歌壇,又有幾支曲子能動人心魄,長留于世,放眼迷亂的星座,哪來讓人頂禮膜拜的“星”?即使有,也難保不像昔日的那些“大腕”,一旦有點“燦爛”,則就出國的出國,嫁洋人的嫁洋人,偷稅的偷稅。我等百姓臉上,何曾增加半絲的榮光!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 )。
A: 作者不是追星族
B: 眼下的“星”們實在不值得追
C: 眼下沒有真正的“星”
D:“星”們沒有為老百姓爭光
答案: 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