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單位北京高校選調應屆生
來源:《北京考試報》發布時間:2010-12-2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教育網閱讀推薦」
北京大學于12月25日連續舉辦了兩場定向選調生政策說明會,300多名學子爭相向來自重慶、廣西黨委組織部門的同志提問。據了解,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面向2011屆高校應屆生的選調工作陸續啟動,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通過選調走上了向京外基層發展的道路。
從上周開始,來自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部主管選調生工作的同志輾轉于北京各大重點高校。作為選調說明會的開場,清華大學專門召開2011屆畢業生赴基層公共部門就業動員會暨定向選調生政策說明會。重慶、甘肅、遼寧、廣西等4地的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本地區定向選調2011屆畢業生的政策和招錄流程。會上,往屆優秀選調生校友還與師弟師妹們分享了他們的工作經驗與心得體會。一位參會的畢業生說,選調生都要去基層鍛煉幾年,對大學生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據介紹,廣西自治區今年首次在京高校召開選調生政策說明會,除了北大、清華外,還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與有意報考廣西的畢業生做了面對面交流。江蘇省也將于近期在北京重點高校組織類似的政策宣講活動。
選調生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的簡稱,這些畢業生將直接進入地方基層黨政部門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據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韋平偉介紹,從2007年各地廣泛選調應屆生以來,高校畢業生對選調政策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
為了能吸引到優秀大學生深入當地基層工作,部分地區創新了選調工作模式。從2009屆畢業生開始,重慶市委組織部從清華大學定向選調畢業生,選調人數不受限制,筆試、面試安排在北京進行,免去了畢業生到外地筆試、面試的奔波之苦。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丹介紹,重慶市第一年從清華選調了37人,第二年選調22人,畢業生對選調政策的關注度有很大提升。甘肅省也在2010年開始與清華合作,1名博士、7名碩士生選調至該省。
由于關注、參加選調的畢業生越來越多,高校也把選調生作為一個就業群體單獨做就業指導。據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陳永利介紹,北大每年都會對有意參加選調的畢業生進行摸底,學校組織一系列活動幫助他們了解國家政策,認識基層工作實際。選調結果公布后,學校還為選調生做崗前培訓。
走向外地基層崗位的畢業生通過扎實的工作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現任重慶市江北區五寶鎮干壩村村主任助理的清華博士畢業生鄭懿為村里建立網站、成立工藝品合作社。在璧山縣壁城鎮工作的清華碩士任仲泉利用休息日走遍了璧山縣13個鄉鎮和大街小巷,與老百姓深入溝通,廣交朋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鮮活信息,撰寫了10多篇調研報告,受到領導和群眾的廣泛認可。
中國農業大學2010屆赴天津的選調生仇克雷說,目前大多數同學熱衷于考公務員。先到基層工作一兩年的選調生對于應屆生來說尤為可取。先到基層進行磨煉,才能在未來的崗位上有大作為。(記者 安 坤)
相關鏈接:選調生與公務員的區別
一是報名條件不同。選調生的報名條件除符合國家公務員的報名條件外,一般還要求是黨員、學生干部、有志于從事黨政工作、服從組織安排、本科及以上學歷、成績優秀等。
二是培養目標不同。一般公務員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選調生不僅僅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還是黨政領導干部的重點培養對象和后備人選。同時,為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
三是選拔程序略有區別。選調生的選拔包括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查考核等程序,一般都要求校方進行重點推薦和審查。而且“選調生”通常還會有年齡上的要求。
四是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后,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其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