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公務員薪資制度調查:日本官民一條線
來源:法制日報發布時間:2010-12-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德國:公務員要簽“廉政合約”
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國家之一,德國職業公務員的工資由《聯邦公務員工資法》統一規定,并允許各州根據實際情況適度調整。德國各級政府依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和《公務員法》對公務員進行嚴格管理。公務員在服務期間,每年都要與所在單位簽訂一份“廉政合約”,承諾廉潔奉公
本報記者余瀛波
本報實習生韓曉萌
您或許聽說過這樣一則新聞:可憐的德國衛生部長烏拉·施密特在國會議會選舉前因私用公車到西班牙度假,在任期只剩下兩個月的時候被冠上了“耗費公民納稅錢”的罪名,被迫辭職并黯然離開了德國政壇。在這之前,她也像其他德國公務員一樣,坐著政府配備的公車,享受著各種類別的津貼福利;但既然不正當地動用了納稅人的錢,她就只好跟政壇揮手再見。這就是德國,既給公務員最無憂的制度保障,又對其行為進行層層約束。
工資分類標準細
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國家之一,德國現在大約有192萬的職業公務員。他們的工資由《聯邦公務員工資法》統一規定,并允許各州根據實際情況適度調整。
在德國,職銜類別工資是工資制度的基本架構。按法律規定,公務員工資被劃分為三大系列(行政公務員和軍人工資系列、教授和助教工資系列、法官和檢察官工資系列)和四大類別(A級、B級、R級和C級工資標準)。其中,行政人員和軍人適用于A級、B級兩類標準。A級是一種變動工資標準,它分16個等級,可以定期升級,適用于從低級到高級的所有公務員。而B級是一種固定工資標準,共分為11級,每級不分等,主要適用于各部國務秘書、駐外大使等職位。
德國公務員最主要的收入來自基本工資,這由公務員的職級和升級狀況決定。按照《公務員工薪法》,公務員工齡工資每兩年上調一檔,但各個工資序列和不同工資級別的工齡工資檔次幅度不同。為了緩解新老公務員之間的矛盾、協調各個年齡段公務員的積極性,作為補充,德國還實行高額工齡補貼制度。老公務員每人每年每級工齡補貼比較高,而且每隔兩年就可提升一級。
津貼福利差異小
德國公務員的津貼和福利種類較多,包括職務和崗位津貼、特殊負擔津貼、社會保險福利、年休度假費和殘疾特殊照顧等。總體來說,福利津貼比較優厚,政府也盡量利用福利津貼來調整公務員地區或職級的工資差異,以求達到公平的目標。
為了避免相同職務的公務員由于家庭負擔的不同生活水平相差過大的問題,針對生活在不同消費水平地區的公務員,德國政府設置了家庭津貼,其具體金額根據公務員的家庭狀況確定。家庭津貼的計算方法體現兩個原則:一是家庭贍養負擔越重,給付金額越高;二是工資級別越高,津貼也越高。
針對不同的崗位狀況,德國政府用崗位津貼來縮小聯邦公務員與地方公務員的工資差距。大部分公務員都可以領取一般崗位津貼,其數額根據基本工資確定,基本在15.68至68.17歐元之間。而針對工作條件惡劣的崗位,政府會發放特殊崗位津貼,如在周末或假期工作的,每小時2.61歐元;晚上工作每小時1.28歐元等。對于工作出色的公務員和某些稀缺崗位的公務員,政府還會分別給予績效津貼和特殊補貼。至于公務員的房補,政府也遵循公平的原則:工資高的補貼少,工資低的補貼多。這就通過分配政策,基本保障了收入的公平性。
權力監管制度嚴
德國人嚴密的邏輯不僅體現在工資體系的細致上,還體現在對公務員有效的層層監管上。《明鏡》周刊就曾經評論說,對德國政界人士而言,受到浪費納稅人錢財的指控比曝出桃色丑聞的危險大得多。
政府公職人員必須將15歐元以上的禮品上報;公務員參加圣誕節等大型活動必須經過政府批準,而且只能收取印有主辦單位名稱作為廣告的小禮品,否則將會受到查處……德國的《聯邦政府官員法》對公務員的權利義務、福利待遇等作出了極為細致的規定,要求公務員不得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強調所有公職人員包括家屬都不得接受來自任何方面、任何形式的饋贈,從總統、總理到普通公職人員,毫不例外,甚至包括離職以后。
德國各級政府依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和《公務員法》對公務員進行嚴格的管理。公務員在服務期間,每年都要與所在單位簽訂一份“廉政合約”,承諾廉潔奉公。為了防止腐敗,德國還實行輪崗制度,政府官員(包括反貪工作人員)5年必須輪崗交流,對容易滋生腐敗的建設、規劃、醫藥等部門則將輪崗間隔縮短為3年,此舉有效地降低了貪污腐敗的可能性。
新加坡:市場化透明化零“灰色”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十大最廉潔國家”之一,其《公務員紀律條例》規定,公務員工資必須透明化,不得有灰色收入,否則等待的只能是法律嚴厲的制裁。政府要求公務員必須每天記錄公私活動情況,由監督部門審查,若有隱瞞作假即予處罰,對任何被開除公職的公務員永不再錄用
本報記者余瀛波
本報實習生胡彬
“大學畢業后,我在一個劇場找了份工作,之后才發現人生應該更充實,所以我選擇了重新回到大學,這樣可以使以后的職業選擇更加多樣一點。對于公務員,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要去做。在新加坡,比起公務員這個工作,我想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去企業吧。”在談論到公務員這個話題的時候,一名來自新加坡的留學生這樣告訴記者。
“比起公務員,我想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去企業吧”,這句話倒是讓人很好奇。新加坡作為世界上“十大最廉潔國家”之一,“高薪養廉”一向被各國作為學習的范例,很多人都對新加坡公務員這樣的職務向往不已,可為什么新加坡本地人偏偏不喜歡這個職業呢?
公務員工資只是私企的2/3
如果你關注過新加坡的“高薪養廉”,那么你也許會知道全世界公務員工資最高的30人都在新加坡。但如果有人告訴你:新加坡公務員工資水平都大致等于或低于全國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最多高出國家法律規定的最低保障工資的一倍,這個時候你會怎樣想?
新加坡在1994年就用法律形式規范、約束了高官的工資,其基本指導思想是,公務員工資參照勞動力市場制定,高官的工資要和國民收入掛鉤,規定部長工資是全國48個薪水最高的銀行家、律師、會計師、工程師和企業總裁工資的2/3,其他級別的公務員工資也參照此標準制定。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新加坡公務員的工資那么高了,私企的高管工資高,而高級公務員的工資是私企高管工資的2/3,這就導致了新加坡高官工資比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高出好多倍。但這高工資也僅僅是存在于高官中的,并非新加坡所有公務員都手握高薪,而且如果與本國私企相比,還仍屬于中等偏下。所以有人稱,所謂新加坡的“高薪養廉”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
新加坡實行公務員工資完全市場化,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公務員工資,也就是說,如果你身在新加坡的公務員職位,那么你一年12個月的工資都是不一樣的。為此,新加坡專門有個國家工資委員會(NWC),每年根據勞動力市場情況發布“工資指導”,公務員工資每年根據國家工資委員會的指導幅度進行調整。調整依然遵循公務員工資是私企的2/3的規定,這使得每年大約有6%的公務員炒政府的魷魚,跳到私營企業去另謀高就,而這也間接實現了新加坡政府追求雇員零增長的目標,使得公務員隊伍人數常年維持在6.6萬左右。
彈性工資占全薪30%至40%
新加坡政府將“吸引和留用最優秀的人才為新加坡政府服務”作為核心目標,在經歷了不斷的改革調整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務員工資制度。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網站的圖表顯示:1987年前,公務員薪金總額等于每月薪金加上常年花紅,但這兩部分都是固定的,公務員每月都會領到固定不變的工資,同級人員工資相同。從1987年起,新加坡政府開始推行靈活工資制,公務員每月薪金加上了變動的部分。
現今,新加坡公務員薪金總額依然等于每月薪金加上常年花紅,但兩部分都是可變動的。其中,每月薪金由4部分組成:基本薪金、不計算退休金部分、每月可變動部分、不計算退休金的可變動部分。常年花紅由5部分組成:不計入退休金的年度津貼、每年可變動部分、績效獎金、與國內生產總值掛鉤的獎金和累積獎金。
通過這套體系,新加坡的公務員薪金制度實現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僵化到靈活的發展過程。據新加坡人力部統計,改變后的工資的變動部分占到全部薪水的30%至40%,這表明用人單位更加注重個人的能力,對每個員工的使用都做到“人盡其責”,從而保證政府始終充滿活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