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要求,全國省級招考部門須在半年內完成高考加分項目的調整方案并報教育部審批。記者從北京市高招辦獲悉,市教育考試院正按教育部要求研究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明年上半年將提出北京版的高考加分調整方案并報教育部審批。市高招辦有關負責人強調,目前北京高考加分政策無變化。受加分政策調整影響的學生為2011年起進入高中的學生。 2'17''高考加分項目重大調整 奧賽獲獎不保送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包括加分、保送、優先錄取等照顧項目有近20項,其中,市三好學生、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少數民族;市優秀學生干部;市級體育比賽優勝、見義勇為人員等加分只適用于北京地區高校。根據統計,2010年高考,本市有萬余名考生享受到各種加分照顧,其中,享受加分的少數民族考生為6700多人,憑借市三好生獲得加分的考生約2000人,市優秀學生干部加分約800人。 劃分專業仍按“裸分” 高考加分政策備受關注,因為加分直接影響高考錄取結果。然而記者從部分高校了解到,加分在高招過程中的影響力已經在降低。目前,各高校對地方加分只會在高考錄取時考慮,分專業時則還按考生的“裸分”計算,即考生被錄取后優先滿足高考實考分高的學生的專業要求。而香港中文大學等港校則對各類加分不予承認。 延伸閱讀:教育部等部門就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答問 維護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舉措 ——教育部等五部門負責人就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答記者問 教育部網站19日公布了由五部門聯合制定的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針對方案出臺背景和社會關注問題,記者采訪了教育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 記者:為什么要就高考加分項目進行調整和規范? 答: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為高校選拔人才提供多元評價信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具有高利害性的特點,近年來在執行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考生資格或身份造假等違規現象時有發生;二是有些招生政策在執行中逐漸被異化,偏離了政策設計的初衷。社會要求規范和調整的呼聲強烈。黨中央、國務院近期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清理并規范升學加分政策”。 教育部積極貫徹落實,會同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認真調研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出臺了關于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和進一步加強管理工作的文件。 記者:調整后的奧賽和部分科技類競賽高考加分項目,相比原辦法,有何變化? 答:經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研究,對當前涉及奧賽和科技類競賽的保送、高考加分項目做了三方面調整: 一是對奧賽全國決賽獲獎學生、科技類競賽相關獲獎學生,由原來的可具備加分、保送資格,調整為高校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是否可享受加分照顧由生源所在地省級招委決定,不再具備保送資格。 二是對奧賽省賽區一等獎獲獎學生,由原來的可具備保送、加分資格,調整為高校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不再具備保送、加分資格。 三是對獲得奧賽全國決賽一等獎并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遴選為參加國際奧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仍給予保送資格,經所報考高校測試后決定是否錄取。 記者:調整奧賽和部分科技類競賽獲獎學生加分項目,對賽事及學生科技活動開展會產生什么影響? 答:中學生學科奧賽和科技類競賽舉辦以來,在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科和科技興趣、促進青少年學科和科技后備人才脫穎而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來部分中學、學生及家長不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盲目追求通過保送或加分等“捷徑”升大學,違背學校教育教學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將客觀上適合部分學生參與的奧賽和科技類競賽項目,泛化為更多、更低齡的學生參加的“必修性”學習或活動。學生學習和參賽的功利性被強化,參賽的動機和行為被扭曲,導致部分學生偏科和基本知識學習能力缺失,缺乏進一步發展的“后勁”。 鑒于此,為了給確有興趣、有潛力的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個更加公開、嚴謹和潔凈的競爭平臺,抑制賽事不應有的功利色彩,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應對現行競賽保送加分政策做相應調整和完善。 有關賽事主辦方認為,這一調整不僅不會對學生和賽事帶來負面影響,而且會讓賽事吸引和凝聚更多真正喜愛科學研究的學生以平常心態參與。基礎教育部門認為,這一調整將有利于真正有興趣、有潛能學生的脫穎而出,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對于推動中小學開展素質教育將發揮積極作用,對部分有學科和科技特長的學生更好的發展起到保護和促進作用。 這次調整仍保留了部分奧賽獲獎者的保送資格,即在全國奧賽決賽一等獎獲得者中入選國家隊集訓的選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專門制定了嚴格的遴選辦法,確保選拔過程和結果的公平、公正,確保選拔出最優秀的選手參加國際奧賽。 記者:為什么要對體育特長生高考加分項目進行規范和調整?相比原政策,調整后的項目有何具體變化? 答:近幾年來,高考體育特長生加分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運動員等級證書造假或水分嚴重;二是比賽或測試組織不規范,替賽、替考現象嚴重;三是個別與體能、運動技能關系不大,更多靠運用器材等運動的賽事組織管理及評獎問題多。 本著積極引導中學生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推進學校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原則,這次對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進行了適當調整,加分項目限定為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羽毛球等8項。這8項都是在中學普及范圍廣、鍛煉效果好的項目。同時,考慮到各地中學生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在上述運動項目之外允許各省份增加一般不超過2個強身健體類項目。 五部門文件還對體育特長生加分及測試提出了嚴格管理要求。一是嚴格體育特長生加分資格認定程序。學生須先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其所在中學出具的考生體育特長情況說明與推薦材料,以及所獲運動員等級證書及相關參賽證明材料,集體項目運動員還須提供上場時間證明等。省級教育部門將會同體育部門對申請高考加分的考生所提供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核。二是嚴格體育特長生省級統測過程。省級統測須全程錄像,學生測試成績現場公布,通過測試達標者須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其所在中學指定地點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學生方可獲得高考加分資格。 記者:在體育特殊加分項目調整中,為什么省級統測只設“8+2”個項目? 答:體育特殊加分項目的設置是鼓勵那些在高中階段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訓練,影響和帶動其他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運動水平較為突出的學生。因此,設置的加分項目應該是在中學普遍開展的競技體育類項目。 教育和體育部門對當前全國中學生體育活動開展總體情況調查后確定了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等8個項目。這8個項目有三個共同特點:一是從實踐和規模看,深受中學生喜愛并且參與度高;二是這些項目對運動場地和環境的要求相對較低,各類中學普遍有條件組織開展,是目前中學陽光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和各省級中學生運動會長期設置項目;三是這些項目鍛煉效果好,對增強學生體質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考慮到各地體育項目實際開展情況及地方特色項目發展,允許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確定2個強身健體、開展廣泛、深受學生喜愛、能達到鍛煉效果的運動項目。 我們認為,通過這些調整會更好地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大眾化、基礎化的體育活動中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促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同時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和推動地方特色體育運動開展。 記者:在加強高考加分管理方面還有何具體內容和要求? 答:調整和規范工作相輔相成,其目的都是為進一步完善高考加分政策,更好地發揮其對素質教育的導向作用,更好地落實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 除兩項調整外,還有兩方面規范措施。一是要求各省(區、市)系統清理高考加分項目。各省(區、市)要按照體現黨的教育方針、體現國家政策、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和總體要求,對本地區現行高考加分項目進行系統梳理和評估,注重結合本地區已開展或即將開展的高考綜合改革、錄取模式改革等新情況,合理適度調減加分項目及分值。對超出教育部規定范圍和分值的項目,要酌情調減。特別要向當地考生及其家長解釋清楚清理和調減原因,爭取廣泛理解和認可。 二是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加分資格或身份造假。進一步規范加分工作流程,今后所有擬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須經過本人申報、有關部門審核、省地校三級公示等3個環節后方能予以認可。加強部門合作,聯合審查考生加分資格或身份。有關部門將重點加強對相關賽事組織及獲獎證書、等級證書的管理,嚴把民族成份及戶籍變更等關口,從制度、程序、操作等各方面防范和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嚴懲造假或參與組織造假者。對發現有弄虛作假、騙取相關加分資格的考生,將采取何時查實何時處理的辦法予以懲處。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或非法中介機構、個人,將依紀依法予以懲處。 教育部網站19日公布了由五部門聯合制定的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今后我國將進一步強化高考加分監管,加大打假力度。 教育部網站19日公布了由五部門聯合制定的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涉及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部分科技類競賽以及體育特長生加分。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教育部:要求各地半年內完成高考加分項目調整 |
|
閱讀下一篇:廣東:2011年高考高中戶口遷入者不得異地借考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