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時政熱點匯總之國內熱點新聞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1-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從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國內及國際發生不少時事政治熱點事件,育路公務員考試網在此整理劃分,希望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有所幫助,今天分享的是國內幾類熱點事件。
經濟發展
1、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也是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由中國和東盟10國共同組成,擁有19億消費者、近6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和4.5萬億美元貿易總額。自貿區啟動后,中國和東盟6個老成員國文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之間,超過90%的產品將實行零關稅。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將從9.8%降到0.1%,東盟6個老成員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將從12.8%降至0.6%.東盟4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也將在2015年實現90%的產品零關稅。關稅壁壘的逐漸消除,為中國與東盟企業創建了更加便利的發展平臺。
2、國務院日前正式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升長江三角洲地區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全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經濟基礎雄厚,體制比較完善,城鎮體系完整,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前,長江三角洲地區面臨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緩解資源環境約束、著力推進改革攻堅等方面的繁重任務,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規劃》的實施有利于這一地區進一步消除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帶動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在9月6日舉行的2010中國進口論壇上獲悉:中國積極擴大進口,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今后中國將在優化進口結構、推動進口便利、完善促進體系等三個方面,采取八項措施,鼓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
4、世界經濟論壇2010年新領軍者年會(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9月13日下午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強調,我們將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把深化改革開放和推動科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切實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促進中國經濟更大更持久地發展。為期3天的本屆論壇以“推動可持續增長”為主題,密集安排了80多場討論會,與會者將圍繞從商業模式中為未來市場創造價值,通過科學技術提升競爭力,推動經濟和社會變革,制定有效的全球、行業和地區解決方案等四大議題展開討論。世界經濟論壇由施瓦布于1971年創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每年初在瑞士達沃斯召開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是世界經濟論壇在達沃斯以外舉行的全球性會議。首屆論壇年會于2007年在大連舉行。今年是天津市第二次作為承辦城市。
科學技術
1、中國首臺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曙光“星云”高性能計算機系統6月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發布,超千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國高性能計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國時間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第三十五屆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創造了中國高性能計算機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績。
2、8月20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在“雪龍”號上舉行了升旗儀式。當日,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抵達北緯88度22分。這是中國船舶目前所到達的最高緯度。
上海世博專題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是第41屆世界博覽會。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在中國上海市舉行。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
本屆世博會共有189個國家、57個國際組織參展,超過了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為歷屆世博會之最。
本屆世博會歷代參觀人數最多的世博會,截至10月31日21時人數超過了7308.44萬。
低碳經濟專題
低碳經濟的特征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構筑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體系。二氧化碳有三個重要的來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電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1%;增長最快的則是汽車尾氣排放,占比25%,特別是在我國汽車銷量開始超越美國的情況下,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隨著房屋數量的增加而穩定的增加。
我國已經減排目標納入“十二五”規劃。到2020年實現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是莊嚴的承諾,同時也是十分沉重的責任。一方面,它標志著我國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向低碳經濟轉型;另一方面,它標志著從政府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必須成為這一場革命的當事人、參與者、奉獻者和受益者。
2010年8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中國將首先在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8市開展發展低碳產業、建設低碳城市、倡導低碳生活的試點工作。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