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般掌握裝配工藝的制訂原則和保證裝配精度的工藝方法。 8、掌握切削過程中切削力、切削熱的來源及對切削加工的影響、掌握刀具材料、刀具磨損、工件材料、刀具幾何角度、切削用量對切削加工的影響,并且具有對生產率、經濟性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 9、掌握常用機械加工方法(車、銑、鏜、磨、鉆、刨及數控加工),機床的基本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 (三)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是一門專業技術課,要求考生通過機械制圖、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工程力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機械基礎和相關工種實踐操作技能訓練環節,掌握和理解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內容,提高考生應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機械制造中產生加工質量問題的能力和根據零件表面形狀設計選擇刀具和夾具的能力;提高考生應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機械制造中一般工藝技術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的重點章是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次重點章是第一章、第五章、第七章;一般章是第二章、第六章。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機械加工精度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主要講述加工精度的概念,區別加工誤差與加工精度的關系,熟知產生加工誤差的各種原始誤差因素,掌握原始誤差與加工誤差的關系;掌握各種原始誤差對加工精度影響的規律,熟知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藝措施;熟知各種原始誤差的性質,了解加工誤差綜合分析方法。 (二)課程內容 機械加工精度概述;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 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引起的誤差;工藝系統熱變形引起的誤差;工件內應力引起的誤差;加工誤差綜合分析;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藝措施。 (三) 考核知識點 1.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引起的誤差 2. 機械加工精度 3.加工誤差綜合分析 (四) 考核要求 1、識記: 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引起的誤差(次重點); 工藝系統熱變形引起的誤差(一般); 工件內應力引起的誤差(一般)。 2、領會:機械加工精度(重點); 加工誤差的組成(重點); 機械加工工藝系統(重點); 主軸回轉誤差的基本形式(重點), 消除內應力的措施(次重點);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藝措施(次重點)。 3、簡單應用:加工誤差綜合分析(次重點)。 第二章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主要講述影響機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物理力學性能的因素掌握控制表面質量的工藝途徑;掌握不同加工方法實現的精度和表面質量。 (二)課程內容 加工表面質量及其對使用性能的影響、 影響加工表面粗糙的工藝因素及其改善措施、影響表層金屬力學物理性能的工藝因素及其改進措施,加工方法與相應的精度及表面質量。 (三) 考核知識點 1.加工表面質量及其對使用性能的影響 2.影響 影響加工表面粗糙的工藝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3.不同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精度及表面質量 (四) 考核要求 1、識記:加工表面質量及其對使用性能的影響(次重點); 影響表層金屬力學物理性能的工藝因素(一般)。 2、領會:影響 影響加工表面粗糙的工藝因素及其改善措施(重點); 積屑瘤和鱗刺的產生(次重點); 加工方法與相應的精度及表面質量(重點)。 3、簡單應用:不同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精度及表面質量(次重點)。 第三章 機床夾具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機床夾具工作原理、功用、分類與組成;掌握六點定位原則和定位誤差計算;掌握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的使用;掌握夾緊裝置設計和分度裝置;掌握各類機床夾具結構及設計要點;掌握專用夾設計方法。 (二)課程內容 機床夾具概論;工件定位原則及定位元件;定位誤差的分析和計算;夾緊裝置和夾具體;機床專用夾具;機床夾具的安裝。 (三) 考核知識點 1.定位元件 分度裝置 專用夾具及機床夾具的安裝 2.機床夾具的組成 夾緊裝置的組成 六點定位原則 欠定位和過定位 造成定位誤差的原因 定位誤差計算 基本夾緊機構 夾緊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的選用原則 3.專用夾具識讀 4.簡單夾具設計 (四)考核要求 1、識記:定位元件(一般);分度裝置(一般); 專用夾具及機床夾具的安裝(次重點)。 2、領會:機床夾具的組成(重點);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遼寧:2010下半年自考考籍轉移辦理要求 |
|
閱讀下一篇:云南:2010年10月起增加主考院校通知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