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實戰試卷六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1-01 10:19:4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解析】從“民眾怨聲沸騰”和“虛高的房價”可知,第一個空應填人“扶搖直上”。“牟取暴利”是固定搭配。“謀取”是中性詞.而“牟取”含貶義。因此,正確答案為D。
2.A【解析】“嚴峻”多形容形勢,“嚴酷”多形容現實。“金融海嘯”說的是當前的金融形勢,因此用“嚴峻”。“房價的跌幅”只能用大或小來形容,但是可以說“房價一落千丈”。“微乎其微”說明“房價跌幅”很小,因此正確答案為A。
3.D【解析】“導致”與“后果”搭配,“引起”與“反映”搭配,“帶動”之后要與謂語性的詞語搭配,這里與“政策”搭配的只有“維持”。“美元過量發行”,可知全球儲蓄“供大于求”或“供過于求”,因此,正確答案為D。
4.C【解析】“結合”突出表示事物的相加、合成,而“滲透”除了表示事物之間的相加外,還能表示互相吸收、借鑒之意,其詞義比“結合”更為寬泛,第一個橫線顯然填人“滲透”更合適,由此排除B、D項;在選用第二個詞的時候,可知該詞應該是與后文的“漠視”相對應的,“輕視”更恰當。
5.B【解析】用“閃電”有形容速度快之意。“雷擊”有形容強度大之意。在此段文字中,用“雷擊”形容在時空交錯的瞬間感悟對人產生很大影響,阮籍駕車行走,因此不可能是“長亭古道”。
6.D【解析】絕無僅有:極其少有。史無前列: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種“文物大遷徙工程”是“史無前例”的,這樣對此種遷徙才更具諷刺性;“埋藏”指藏在土里,而文物不一定是埋在土里,可以只是藏在洞里,所以應用“藏匿”;“心有余悸”之后是轉折之意。而脊梁“愈挺愈直”是在萬里輾轉中檢驗過的,應用“確乎”。
7.B【解析】頗有微詞:對某人或某事不很滿意,有不少隱瞞地批評。這正是屠格涅夫對莎士比亞的態度。而托爾斯泰則態度非常鮮明地對莎士比亞進行抨擊,認為其“一無是處”,即一點對的地方也沒有。
8.D【解析】震驚,表示大吃一驚;疑惑,表示心里不明白、不相信;驚詫,表示驚訝詫異;驚異,指感到不同尋常。比較可知“驚異”最適合語境。所以答案是D。
9.D【解析】不齒:不愿意提到,不屑與之并列,表示鄙視;不恥:不覺得羞恥。故①處應為“不齒”。劇變:猛烈的變化;巨變:巨大的變化。②處強調變化的狀態,應為“劇變”。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處尋找并聚集在_一起.多指意見。“搜集”比“收集”還多了些“搜尋”的意味,主觀能動性更強。③處應為“搜集”。預示:預先顯示;預見: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預先料到將來。④處應為“預見”。
10.C【解析】“聞名遐邇”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門庭冷落”形容來往的人原來很多。現在冷落了;“鮮為人知”指很少被人知道;“人跡罕至”指人的足跡很少到達,荒涼偏僻的地方。只有“鮮為人知”可與后面的“古跡”和“老故事”搭配。
11.A【解析】“綜述”和“注釋”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純粹因為版面限制而“砍”、“刪”,是典型的“削足適履”,因此正確答案為A。
12.A【解析】“只要……就”表示充分條件關系,“只有……才”表示必要條件關系,“即使……也”表示條件關系,“因為……所以”表示因果關系。從上下文可以判斷出,“誠實勞動和守法經營而產生的收入差距”與“具有合理合法性”是一種充分條件關系,所以應選A。
13.C【解析】“本質”指事物的根本特點,“實質”指本質,相互區別的標準應是“本質”;“布告”指將文件等張貼給群眾看,“通告”指普遍告知;“辨別”指根據事物的不同特點,在認識上加以區別,“鑒別”指辨別(真假好壞)。我們應該對“真的香花、真的毒草”在認識上加以區別,“辨別”符合題意。
18.C【解析】“姿態”是指容貌神態。喻指風格、氣度;“姿勢”是指狀態、形勢,所以第一句話應該填“姿態”,可以排除B、D。第二句話很明顯應該填“欣賞”。“銜接”是指事物首尾連接,更符合第三句的語境。
19.A【解析】“關注”要比“關心”進一層,語意較重。“撞擊”和“沖突”都反映雙方互有矛盾,不過,“撞擊”較為猛烈。
20.D【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無名”與“寂寞”相對應,由此可以排除A、B、C三項。
21.D【解析】第二、三句是對歐美爭取中國支持的解釋,即列出了兩條理由: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不受《京都議定書》的條約約束,故選D。
22.B【解析】文段以時間為線講述了“80后”一詞范圍的不斷擴大,可見,文段的主旨是講“80后”的由來,故選B。
23.D【解析】這是一道意圖推斷題。文段首句提出大學生就業難的背景。第二句沿用“但”說明解決這種問題的根源在求職者本身。接著用“所以”得出結論,提出大學生應該怎么做來適應這種狀況。最后一一句解決問題是重點。對重點句的進一步推斷,可以得出D項正確。
24.B【解析】這是一道主旨題。“因此”引導了全文的結論,“開發商向‘豬堅強’的學習,充其量只是一個皮毛”說明開發商并沒有真正向“豬堅強”學習.因此正確答案為B。
25.A【解析】文中根本沒有討論宏觀凋控的問題。
26.A【解析】本題是要求對本段材料的基本內涵進行理解的基礎上判斷材料的核心意義。從材料來看,員工之間相同的地方都是“正式的員工”,不同的地方是進單位時間早晚、與企業簽訂合同的長短。那么B項說沒有差別的是待遇,顯然這點材料中沒有提及,不能推出來。C項是講權利,材料根本就沒有涉及,無從判斷,也不能選。D項與企業的關系,材料中已經講到,員工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有長短之分,這就是講與企業的關系上的差距,因此D也不能選。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符合文意,因為所有員工都是正式員工。
27.D【解析】從對聯不難看出,它強調在“忙”的過程中要“偷閑”,在“苦”的過程中要“作樂”,即要將工作和娛樂結合起來,應選D,A項并不是這副對聯的落腳點,所以不選,B、C雖與題干有聯系,但不如D貼切,所以也不選。
28.C【解析】題干主要指出的是傳統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傳統思想影響.而對公民權利造成傷害,并且這種傷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彌補機制。A只是造成執法侵權的原因,不能選,B、D則只是通過題干而推導出來的結論,并不是題干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能選。
29.D【解析】題干既強調了夏天早餐吃冷飲的弊處,又指出了合理的早餐內容,所以綜合來說,應該選D;A、B、C的內容都太過片面。
30.B【解析】此題屬于比較容易的題目,從文意可以判斷,在能源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不宜搞“光彩工程”。A不能選,因為文意只是說在當前缺電的情況下,不能搞“光彩工程”,至于以后能源不緊張的時候,“光彩工程”是否有益,材料根本就沒有涉及,大前提一定要搞清楚,所以A項是錯誤的。C、D兩項所犯錯誤是相同的,因為上海的情況只是材料中用來說明觀點的一個例子,而不是材料的主旨,因此答案應是B。
31.D【解析】“可燃冰可能成為石油等傳統能源的替代品,成為未來世界的主要能源”,可見,文中只說明了可能,沒有說肯定是。
32.D【解析】此題采用排除法。根據題意,提到了“大師”帶給社會的意義,但并不包含沒有大師社會就不可能進步的意思,故排除A,由此,也很容易排除B項。根據“但人為的學科分割,根本不可能產生‘大師’只能產生各科‘專家’”可知,C項錯誤,D項符合題意,故選D。
33.D【解析】此題關鍵在于理解作者認為的話,作者從客觀的角度對事實進行了分析,并沒有發表誰對誰錯的見解,因此A項錯誤。作者對于媒體是否應過多批評并無表態,故排除B項。根據最后一句話,香港的標準是否與內地情形相符是見仁見智的,可知C項錯誤。只有D項正確理解了作者的觀點。
34.D【解析】注意題干要求,選出符合這段話表達的主要觀點的選項。從題干中“通過……通過……使……有……,”句式和內容可知,這段話強調的是目的,即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在人性、人格等方面的提升,故正確答案為D。
35.B【解析】B項概括最為準確、全面,A、C、D三項都比較片面,故正確答案為B。
36.C【解析】注意題干中“但是在一個法制的社會,這種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線,是具有法律權威的”意思為法律可以約束小人的行為,故C項表達意思與題干不符。
37.C【解析】此題關鍵在于最后一句話,正確答案為C。
38.D【解析】我國的奢侈品消費主要靠“中產階級”支撐,但“中國目前的中產階級,無論從收入水平、消費能力還是消費結構上看,都遠不能與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相比”,況且中國的中產階級只是少數,因此,我國的“奢侈品時代”還遠沒有到來,故D正確。富豪只是奢侈消費品的主體,并不是消費者的主體,故A錯;B項文中未提;C項觀點較片面,沒有注意到中產階級與奢侈品消費的關系,故C錯。
39.C【解析】A項中“脫穎而出”適用于人;B項中“感同身受”多指感受到的心情,用在這里不合適;D項中“目無全牛”指技藝十分純熟;C項中“洛陽紙貴”形容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故適合本句語境。
40.D【解析】A項中“下月中旬前后”詞語范圍模糊重復;B項屬于偷換主語,前半句主語為“市民卡”,后半句主語顯然不是“市民卡”;C項屬于搭配不當,正確的搭配應為“從……出發”或“以……為出發點”。41.B【解析】二級數列中的差后等比數列。表面上沒有什么規律可循,中的規律了。
因此答案為24+16×2=56,故應選B。
42.B【解析】可以看出數列是階乘數列0!,1!,2!,3!,4!,5!,(6!),又6!=720,故應選B。
43.B【解析】數列有這樣的規律:前兩項之和乘以2等于第三項。6=(1+2)×2,16=(2+6)×2,44=(6+16)×2,(120)=(16+44)×2。
44.A【解析】我們發現特征數字17,17=16+1=42+1,數列呈這樣的規律2=12+l,5=22+1,10=32+1,17=42+1。因此答案為52+1=26,故應選A。
45.C【解析】將原來數列分組為(1,1),(2,3),(5,7),(,),結果發現每組數兩兩作差分別為0,1,2,(3),此數列為等差數列,又1+1=2,2+3=5,即分別是下一組的首項,所以5+7=12為下一組首項,后一數字為12+3=15。
46.B【解析】因為1+3+5+…+97+99+97+…+5+3+1=2×(1+3+…+97+99)-99=2×[(1+99)×50/2]-99=4901
47.B【解析】設甲種酒精濃度χ%,乙種酒精濃度y%。4χ%+6y%=(4+6)×62%,5χ%+5y%=(5+5)×61%
所以,乙濃度為66%,甲濃度為56%。
48.D【解析】1000×(1+4.7%×80%)×(1+5.1%×2×80%)≈1122.27(元)。故本題選D。
49.A【解析】王先做甲工程,張先做乙工程,然后再合作。3+(1-3/12)÷(1/12+1/15)=8(天)
50.B【解析】設兩列地鐵間的距離為1,則二者速度差為1/6,速度和為1/2,地鐵的速度為(1/6+1/2)÷2=1/3,那么列車3分鐘發車一次。
51.B【解析】1÷[(1-1/20×8)÷4-1/15]=12(天)。
52.B【解析】設一、二、三、四班的人數分別為a,b,c,d人。不算一班的人數是210人,即b+c+d=210;不算二班的人數是199人,即a+c+d=199;不算三班的人數是196人,即a+b+d=196;不算四班的人數為205人,即a+b+c=205;四個式子相加:3(a+k+c+d)=810。a+b+c+d=270,即這個年級共有270人,故應選B。
53.C【解析】假設學校有學生χ人,有房間y間,所以有6(y-2)=χ,5y-2=χ,由此可以得至χ=48,y=10。
54.D【解析】兩根蚊香同時點燃3小時后所剩長度相等,從這里我們可以找出長、短蚊香的長度關系:短蚊香點燃3小時后剩1-1× 3/8=5/8,長蚊香點燃3小時后剩1-(1×3)/(8×1/2)=1/4,即短蚊香的5/8等于長蚊香的1/4,由此可求出短蚊香是長蚊香的幾分之幾,即5/8短=1/4長,短/長=2/5,所以未點燃之前,短蚊香比長蚊香短1-2/5=3/5。
55.C【解析】設優惠前甲種書每冊定價χ元。設甲種書冊數為1,乙種書冊數為3/5,則甲種書總價錢為90%χ×1,乙種書總價錢的2倍為1.5×3/5×2,此時有以下相等關系:90%χ=1.5×3/5×2,解得χ=2。即優惠前甲種書每冊定價2元。
56.B【解析】假設要使甲車盡可能遠離出發點,讓乙車先返回,則出發時每輛車都應帶15桶汽油。假設乙車返回時已經用了χ桶汽油,返回也需要χ桶汽油,剩下的15—2χ桶汽油借給甲車;此時甲車上還有1 5一χ桶汽油,可以得到15-χ+15-2χ=15,得χ=5,乙車在離出發點50χ=250千米處返回。
57.C【解析】若每箱裝15個,多出2×7=14個零件,則這批零件數加1可被12、15、18整除,12、15、18的最小公倍數為180,已知零件的總數是三百多個,故這批零件共有180×2-1=359個。
58.B【解析】設原計劃用z天完成,可列方程1/3÷1/χ+2/3÷(1.2/χ×4/5)=185,解得χ=180。
59.D【解析】還剩下52-17-16-11=8張票。甲如果要確保當選,則考慮最差情況,剩下的票丙一票不拿,那么只有甲、乙分配剩下的票,甲至少要拿8÷2=4張才能保證當選。
60.D【解析】假定第一次相遇時從甲地出發的汽車行程為30千米,設甲、乙兩地的距離為χ千米,則第二次相遇時它的行程為χ+24千米。第一次相遇時兩車的行程之和等于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χ千米,而第二次相遇時兩車的行程之和是甲、乙兩地之間距離的三倍(分別到達目的地,行程為兩地間距離的2倍;再次相遇,又行了1倍的兩地間距離),為3χ千米,則3×30=χ+24,即χ=66
61.C【解析】此題的解題點在于圖形。縱向看,前兩個圖形疊加后,可組成第三個圖形,符合此規律的只有C項,故答案為C。
62.A【解析】每幅圖均由若干元素構成一個小人,橫向分為三組,可以看出,每組都有一個實心的圓、兩個空心的圓、兩個對應的三角形和一個棱形,且最底下都有一個弧形、一個小正方形和一個“叉”,再依據“手”的筆畫數,可知選A。
63.C【解析】前四個圖形均是不同圖形間的重疊,且重合部分被上圖覆蓋,故選C。
64.A【解析】從前四個圖形可知線段數從6個減為3個,依次少一個,故選A。
65.C【解析】具體分析本題,從總體上本題考查的規律是元素形狀的變化和元素的位置變化。平面變空間看特點。
66.B【解析】本題應注意兩個關鍵點,即“成為野生狀態”和“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67.C【解析】C項中沒有“使其遭受挫折”的行為,并且C項也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不屬于挫折教育。
68.B【解析】A、C、D三項均未體現出“受他人的期望和熱愛”這個關鍵詞句。
69.D【解析】注意關鍵詞“為破產程序”、“為全體債權人”。很顯然,D項是為債務人。
70.C【解析】A為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B為本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D為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
71.D【解析】A項是不確定的利益;B項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利害關系C項不是可以用金錢估計的利益。
72.D【解析】注意關鍵詞“謀求獲取自身經濟利益”。D項不是為其自身謀利益。
73.C【解析】A、B兩項屬于政治不合作,D項屬于政治冷漠。只有C項屬于政治不服從。
74.A【解析】趨同進化指的是不同的生物,而B、C、D三項都是同一種生物。
75.C【解析】返祖現象是先天性的,而C項的神經系統疾病是后天形成的。
76.B【解析】“自圓其說”與“破綻百出”是一對反義詞,“驚慌失措”與“鎮定自若”也是一對反義詞。
77.A【解析】最大和最小的關系。蜂鳥是最小的鳥,鴕鳥是最大的鳥;梵蒂岡是最小的國家,俄羅斯是最大的國家。
78.D【解析】國家及其英文縮寫。
79.A【解析】近義詞。精確和準確,討厭和厭惡都是近義詞。
80.D【解析】城市及其所在國家。鹿特丹是荷蘭的港口城市,芝加哥是美國的港口城市。
81.A【解析】選項C中渺小和偉大的前后順序不合適,D項中的漫長是形容詞,而瞬間是名詞,詞性不合適,因此不選。
82.A【解析】選項C中的“快捷”是對電腦特征的描述,而并非電腦的用途,故不選。B、D兩項很容易排除。
83.A【解析】人物及其工作所在的特定場所。教師在學校,工人在工廠。
84.C【解析】反義詞。喜歡和討厭,溫暖和寒冷是反義詞。
85.D【解析】城市及其所在的國家。舊金山在美國,釜山在韓國。
86.D【解析】題干的結論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兒所度過,會引發孩子的緊張不安。其根據是:表現出緊張不安和依附母親的被測試兒童,在1歲時曾由托兒所看護的兒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1歲時曾在家中看護的兒童。A項能構成質疑。因為如果兩組進行比較的兒童本身可能存在系統性的差異,那么,他們是否較易緊張不安,完全可能由此種差異造成,而并非因為1歲時是否由托兒所看護。B項能構成質疑。因為由此可以懷疑,題干中研究者的推斷是否帶了研究者本人的個人偏見和主觀色彩。c項能構成質疑。因為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至少有一部分孩子,不是由于去了托兒所才有了依附心理,恰恰相反,而是表現出了過度的依附心理才被送進托兒所。D項不能構成質疑。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護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護,產生濃厚的親情,孩子應依附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與題干無關。與上述各項相比,D項顯然最不可能構成質疑。
87.D【解析】由題干的第二個事實斷定,在一段連續插播的電視廣告中,觀眾印象較深的是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其余的則印象較淺;而D項斷定,一個廣告段中所包含的電視廣告的平均數目增加了。由這兩個條件可推知,近年來,在觀眾所看到的電視廣告中,印象較深的所占的比例逐漸減少,這就從一個角度合理地解釋了,為什么在電視廣告所推出的各種商品中,觀眾能夠記住其品牌名稱的商品的比重在下降。其余各項都不能起到上述作用:其中,B和C項有利于說明,近年來人們看到的電視廣告的數量逐漸減少,但不能說明,在人們所看過的電視廣告中,為什么能記住的百分比逐年降低。D項斷定,近年來,一段連續播出的電視廣告平均數量逐漸增加,因為完全可能少數幾個廣告所占的時間增加了,而人們在所看過的廣告中能記住的百分比并不會降低。
91.C【解析】上場的是G、A、B、C、E、R隊員。整個推理過程分9步:第一步:根據前提②和“G上場了”的題設,可以推出D不上場。第二步:根據前提④和D不上場,可以推出R上場。第三步:根據前提⑤和R上場,可以推出C上場。第四步:根據前提③和C上場,可以推出A上場。第五步:根據前提⑥和A上場,可以推出P不上場。第六步:根據前提①和P不上場,可以推出S不上場。第七步:根據前提⑦和S不上場,可以推出T和Q不上場。第八步:根據前提⑧和R上場,可以推出F不上場。第九步:根據以上步驟,推出D、P、S、T、F、Q這6名隊員不上場;則剩下的隊員都上場。正確答案為C。
92.D【解析】在新吉他弦上抹上不同的物質看看是否能使它們“死掉”,就能檢驗出“這是由臟東西和油,而不是琴弦材料性質的改變而導致的結果”的論斷的真假。所以D選項最有可能得出有助于評價該研究人員假想的信息。
93.D【解析】此題適合代人法。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在題干的條件下,根據“王平的分數比張明的高,但比李強的低”可以推出“張明的分數比陳文的分數低”。選項D正確。
94.D【解析】先假設甲的話為真,則甲戴白帽子,加起來共有四頂白帽子和一頂黑帽子,那么乙和丙的話就是假的,于是乙和丙都戴黑帽子,這與甲的話為真的結果(一頂黑帽子)矛盾,因此甲的話不可能為真,必定為假,甲戴黑帽子。再假設乙的話為真,則他自己戴白帽子,共有一頂白帽子和四頂黑帽子。這樣,由于丙看不見他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當他說“我看見一頂白帽子三頂黑帽子”時,他所說的就是真話,于是他戴白帽子,這樣乙和丙都戴白帽子,有兩頂白帽子,與乙原來的話矛盾。所以,乙所說的只能是假話,他戴黑帽子。既然已經確定甲、乙都戴黑帽子,則戊所說的“我看見四頂白帽子”就是假話,戊也戴黑帽子。現假設丙的話為假,則他實際看見三頂白帽子一頂黑帽子,他自己戴黑帽子,這樣,甲的話就是真話;但我們已經證明甲的話不可能為真,丙的話也不可能為假,于是丙和未說話的丁戴白帽子。最后結果是:甲、乙、戊說假話,戴黑帽子;丙、丁說真話,戴白帽子。所以,正確的選項是D。
95.C【解析】題干斷定:許多國家首腦在出任前并未有豐富的外交經驗,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們做出成功的外交決策。這說明:豐富的外交經驗,不是國家首腦做出成功的外交決策的必要條件。題干又斷定:對于一個缺少政治敏感、準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斷的個人勇氣的外交決策者來說,豐富的外交經驗沒有什么價值。這說明:豐富的外交經驗,不是國家首腦做出成功的外交決策的充分條件。因此,豐富的外交經驗,對于國家首腦做出成功的外交決策來說,既不是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這正是C項所斷定的。因此,如果題干為真,則C項一定為真,其余各項均不一定為真。
96.A【解析】根據圖表內容可知,2003年我國的糧食產量減產5.8%,因此2002年我國的糧食產量=43070÷(1-5.8%)≈45722(萬噸)。
97.D【解析】根據資料可知,2007年我國的糧食產量為50150萬噸,種植面積為10553萬公頃,平均畝產量=(50150×1000)÷(10553×15)≈317(公斤)。
98.C【解析】2007年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比例為35420÷50150×100%≈70.63%,2007年的秋糧大約占全年糧食產量的÷,因此可知c選項符合題意。
99.C【解析】上述資料有2007年茶葉產量及增產的百分比,因此能夠推出2006年我國茶葉的產量。其他三個選項都不能推出。
100.B【解析】從圖表中,很明確地可以看出,2003~2007年我國的糧食產量是逐年增長的,Ⅰ說法正確。2006年我國的棉花產量為760÷(1+1.3%)≈750.25(萬噸),Ⅱ說法錯誤。2006年我國的油料產量為2461÷(1-4.2%)≈2568.89(萬噸),Ⅲ說法正確。2006年我國的水產品產量為4737÷(1+3.3%)≈4585.67(萬噸),Ⅳ說法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101.C【解析】2008年全國各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0576.2萬人次,內地至香港和澳門航線為1027.6萬人次,所占比例為1027.6÷40576.2≈2.5%。
102.A【解析】2008年國內航線完成貨郵吞吐量563.9萬噸,比上年增長2.61%,2007年為563.9÷(1+2.61%)≈549.6萬噸;國際航線完成319.4萬噸,比上年增長2.60%,2007年為319.4÷(1+2.60%)≈311.3萬噸。國內航線比國際航線多549.6-311.3=238.3萬噸,多出238.3÷311.3×100%≈76.5%。
103.B【解析】2008年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機場旅客吞吐量的34.62%,平均值為40576.2×34.62%÷3≈4682.5萬人次;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貨郵吞吐量占全部機場貨郵吞吐量的57.42%,平均值為883.4×57.42%÷3≈169.1萬噸。
104.A【解析】從材料中無法求出2007年的機場個數,則Ⅰ無法得到。2008年國內航線的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都比2007年增加了,國際航線的旅客吞吐量下降了、貨郵吞吐量增長了,Ⅱ錯誤。2008年西部地區的旅客吞吐量所占比例為13.87%+4.25%+1.76%=19.88%,大于15%;貨郵吞吐量所占比例為9.57%+1.79%+0.92%=12.28%,不足15%,Ⅲ錯誤。正確的是A項。
105.D【解析】按2008年的增長率估計,2009年國內航線的旅客吞吐量為36798.3×(1+5.36%)≈38770.7萬人次,國際航線為3778.0×(1-4.42%)≈3611.0萬人次,兩項之比為38770.7:3611.0=10.74:1。
106.D【解析】2006年全國A股成交金額為89217億元,2005年為31099億元,則增長了(89217-31099)÷31099×100%≈187%。
107.B【解析】與2005年相比,2006年上市公司增加了1434-1381=53家;同理,2004年增加了1377-1287=90家,2003年增加了1287-1224=63家,2001年增加了1160-1088=72家。計算得出,2004年我國上市公司數目增加最多,故選B。
108.C【解析】2005年上證綜合指數和深證綜合指數最高點、最低點和收盤點都是2000~2006年間最低的,A項正確;2000~2006年,A股上市股票數目逐年遞增,B項正確;2000~2006年間上證綜合指數的最高點出現在2006年,為2698.90點,深證綜合指數的最高點出現在2001年,為664.85點,C項錯誤;2000年B股上市股票數目為114只,是2000~2006年間最大的,D項正確。
109.C【解析】2006年A股成交金額為89217億元,成交股本為15808.62億股.則平均成交價格為89217÷15808.62≈5.64元/股。
110.A【解析】2001~2006年,我國上市公司數目增加了1434÷1160-1≈23.6%,上市股票數目增加了1520÷1240-1≈22.6%,顯然,V1>V2;A股上市股票數目增加了,B股上市股票數目下降了,顯然V3>V4。
111.B【解析】2008年上半年貴州城市居民可支配收人為3958.55+394.59+55.9+1731.94=6140.98元。
112.A【解析】2008年上半年貴州城鎮居比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4086.28÷(1+8.46%)×8.46%≈318.73元。
113.D【解析】2008年上半年貴州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食品類,為4086.28÷45.28%≈1850.27元,2008年上半年貴州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比重次大的是居住類,為700.92×21.06%≈147.61元,則1850.27-147.61=1702.66元,1850.27÷147.61-1≈11.53倍。
114.B【解析】2008年上半年貴州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比重為3958.55÷6140.98×100%≈64.5%,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比重為475.8÷(475.8+649.5+23.5+118.92)×100%≈37.5%,64.5%-37.5%=27.0%。
115.C【解析】2008年上半年貴州城鄉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各類別中相差最大的就是食品類,之差為4086.28×45.28%-700.92×38.74%=1578.73元。
116.C【解析】唐代興起了傳奇小說。
117.C【解析】牛奶有營養主要是因為牛奶中含有蛋白質,而現在測定蛋白質的方法不是直接測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而是通過測定氮元素的含量來間接測定蛋白質的含量(牛奶中只有蛋白質含有氮元素)。三聚氰胺中含氮元素質量分數很高,因此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會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使得檢驗蛋白質的結果偏高。
118.B【解析】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是《竇娥冤》。
119.C【解析】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120.D【解析】A項是由于“用工短缺”而造成經營出現問題。B項是由于“資金短缺”而倒閉。C項是由于市場原材料需求增加,而造成銷售額上漲。D項“出口訂單縮水”最直接的原因是進口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需求下降。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
121.A【解析】《行政復議法》第10條第4款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本題中,雖然區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對農貿市場進行檢查,但因吊銷營業執照是工商局的職權,公安局無權行使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因此做出吊銷執照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也只能是某區二工商局。因此,只能以某區工商局為被申請人。
122.A【解析】《行訴解釋》第32條第3款規定:“受訴人民法院在七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也可以自行審理。”可見,本題中法院一直未予任何答復,吳某依法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
123.B【解析】考查要點是除斥期間的概念。法律為了促使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對于某些權利特設民事權利預定存續的一定期間。該期間在民法理論上稱為除斥期間。除斥期間消滅的是實體權利。從除斥期間所適用的范圍來看,其消滅的民事權利主要是形成權。與形成權相對的,還有請求權、抗辯權和支配權,這些權利都是根據民事權利的作用進行的分類,體現了所有權、債權以及其他民事權利的權利屬性。就本題而言,A項民事訴訟權利中包括實體性訴訟權利和程序性訴訟權利,其中,實體性訴訟權利是訴訟時效消滅的法律后果,但訴訟時效僅僅消滅實體性訴訟權利,即勝訴權,不消滅程序性權利。因此,正確答案應當為B。
124.A【解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1)采用欺騙性標志從事交易行為;(2)強制性交易行為;(3)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行為;(4)商業賄賂行為;(5)虛假宣傳行為;(6)侵犯商業秘密行為;(7)壓價排擠競爭對手行為;(8)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行為;(9)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10)詆毀商譽行為;(11)串通勾結投標行為。對照題目可知選A。
125.C【解析】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種類有:①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②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126.C【解析】業務指導關系最準確的說應該是業務上的領導關系。他們分別為本級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在人事、財政上主要由本級政府決定,在業務上則要執行上級單位的指示。另外,教委是以前的叫法。現在,國家叫教育部,省、自治區叫教育廳,直轄市叫教育局。
127.B【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128.C【解析】此題測試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犯罪性質問題。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騙取數額較大的行為。表現方式有四種: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而盜竊信用卡并使用,根據《刑法》第196條第3款和第264條的規定,以盜竊罪論處。
129.D【解析】《公務員法》規定:本條例適用于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同時,條例對公務員職位及級別作出了具體規定。據此,答案為D。
130.C【解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是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首次完整提出的,已被正式列為中國共產黨全面提高執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和諧社會的實質是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
131.B【解析】為人民服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本題正確答案為B。
132.C【解析】屈原生活在春秋時期,徐光啟生活在明朝,司馬光生活在北宋,司馬遷生活在西漢時期。
133.A【解析】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的起點是輪船招商局的創辦。
134.C【解析】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為能量守恒定律。
135.D【解析】略。
136.A【解析】菜湯上浮著一層油會使菜湯涼得更慢。
137.B【解析】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
138.D【解析】我國第一座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
139.B【解析】略。
140.A【解析】張天翼的《華威先生》是解放區文學作品,《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孫犁的《荷花淀》是反映抗日戰爭時期生活的作品;《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